[發明專利]自動絡筒機管紗運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31356.6 | 申請日: | 2013-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082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炳堂;姚水蓮;周愛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67/00 | 分類號: | B65H67/00;B65H67/02;B65H67/06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楊秉利 | 
| 地址: | 2661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絡筒機 管紗 運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設備制造技術領域,涉及自動絡筒機的改進,具體說是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運行裝置。
背景技術
托盤式自動絡筒機管紗處理過程中有很多止動器,托盤上的管紗沿導軌運行到工序銜接處時止動器使其停止,為下一工序做準備,準備工作完成后,止動器會將停止的管紗放行,通常止動器的執行機構是撥叉。
目前,日本村田自動絡筒機的止動器采用旋轉電磁鐵驅動撥叉,由于旋轉電磁鐵承受扭矩較小,在放行過程中不會將管紗卡住。但是由于扭矩小,為了達到止住管紗的效果,需要在止動位置處采用連桿鎖緊機構,結構較為復雜。
青島宏大紡機的自動絡筒機上的止動器,采用旋轉氣缸直接驅動撥叉,利用旋轉氣缸動作過程中的大扭矩有效地止動管紗,從而取消連桿結構,結構較為簡單。參見圖2,管紗隨著托盤1沿導軌運行到止動位時,撥叉2在旋轉氣缸的帶動下將托盤1卡住,如圖2-a,圖中A為止動距離。準備工作完成后,旋轉氣缸動作,撥叉2釋放,參見圖2-b,?托盤1應該繼續沿導軌前行,但是由于旋轉氣缸扭矩大,止動器放行過程中容易造成卡管,卡管易發生的區域為止動位到撥叉旋轉中心以上一段距離,參見圖2-c中的A+B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運行裝置,在采用旋轉氣缸直接驅動撥叉的基礎上,既能保證管紗有效止動,又能順利放行,避免卡管。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運行裝置,包括:管紗托盤、旋轉氣缸直接驅動的止動器撥叉、第一導板、第二導板、第一導板與第二導板之間的導軌,所述止動器撥叉設置在第一導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板與所述止動器撥叉相對的邊沿處設置一段缺口,所述缺口的起始位置位于管紗托盤止動點之后的第二導板邊沿上,所述缺口的結束位置設置在管紗托盤運行至安全離開卡管位置所到達的第二導板邊沿處。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缺口長度至少為50mm,缺口深度至少為9mm。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缺口的起始位置設置由淺至深的傾斜過渡帶,所述缺口的結束位置均設有由深至淺的傾斜過渡帶。
????對上述方法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缺口的起始位置的傾斜過渡帶與所述導軌走向夾角為60°,所述缺口的結束位置的傾斜過度帶與所述導軌走向夾角為45°。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發明在第二導板與所述止動器撥叉相對的邊沿處設置一段缺口,缺口的設置在卡管范圍內留出了管紗的自由空間,使管紗放行后能夠避開止動器,順利離開卡管區域進入正常托盤運行軌道。同時,不影響管紗的止動。其結構簡單,加工制作方便,便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運行裝置的俯視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運行裝置的紗管托盤止動、放行、離開狀態分步示意圖。
圖中:1-管紗托盤、2-導軌、3-止動器撥叉、4-第一導板、5-第二導板、6-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見圖1、圖2,本發明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運行裝置的實施例,包括:管紗托盤1、旋轉氣缸直接驅動的止動器撥叉3、第一導板4、第二導板5、第一導板4與第二導板5之間的導軌2,止動器撥叉3設置在第一導板4上。在第二導板5與所述止動器撥叉3相對的邊沿處設置一段缺口6,缺口6的起始位置位于管紗托盤1止動點之后(即管紗托盤1先到達止動點,再繼續前行到達缺口6的起始位置)的第二導板5邊沿上,缺口5的結束位置設置在管紗托盤1運行至安全離開卡管位置所到達的第二導板5邊沿處,使缺口5的起始位置與撥叉旋轉中心的垂直距離小于止動距離A。上述缺口長度至少為50mm,缺口深度至少為9mm。
由于缺口5的起始位置與撥叉旋轉中心的垂直距離小于止動距離A,因此,缺口5的設置不會影響管紗托盤1的止動。
缺口5的起始位置設置由淺至深的傾斜過渡帶,缺口5的結束位置均設有由深至淺的傾斜過渡帶。
????上述缺口5的起始位置的傾斜過渡帶與導軌2走向夾角為60°,缺口5的結束位置的傾斜過渡帶與導軌2走向夾角為45°。
為引導托盤1順利進入和走出缺口5,缺口5的起始位置和結束位置均設有傾斜過渡帶。經試驗,起始位置的傾斜過渡帶最佳傾角為60°,結束位置的傾斜過渡帶最佳傾角為為45°。缺口5的起始位置和結束位置設置的傾斜過渡帶起到了導向作用,使管紗托盤1順利出入缺口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313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氣動壓裝端子裝置
- 下一篇:制霉素陰道膨脹栓及其制備方法和檢測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