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時發電/空調一體化系統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31325.0 | 申請日: | 2013-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5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岳晨;黃鶯;韓東;蒲文灝;吳易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1K25/00 | 分類號: | F01K25/00;F01C13/00;F25B13/00;F25B27/02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時 發電 空調 一體化 系統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種分時發電/空調一體化系統,其特征在于:
該系統包括電動發電機(1)、渦旋壓縮/膨脹機(2)、冷凝器(4)、有機泵(7)、蒸發器(8)、節流閥(12);
上述渦旋壓縮/膨脹機(2)具有切向口(18)和軸向口(21),渦旋壓縮/膨脹機(2)還包括外筒(20)、靜渦盤(19)、動渦盤(23),靜渦盤(19)與動渦盤(23)的兩個切點間形成一個封閉腔(22);
冷凝器(4)熱側出口分為兩路:一路依次通過第二球閥(5)、第一單向閥(6)、有機泵(7),與蒸發器(8)冷側入口相連;另一路依次通過第四球閥(10)、第二單向閥(11)、節流閥(12),與蒸發器熱側入口相連。蒸發器(8)還包括熱側進口、熱側出口、冷側進口和冷側出口,熱源(16)從蒸發器(8)冷側入口進入,從蒸發器(8)冷側出口排出;
蒸發器(8)熱側出口分為兩路,一路依次經過第五球閥(13)、渦旋壓縮/膨脹機(2)、第一球閥(3)后與冷凝器(4)熱側入口相連;另一路依次經過第三球閥(9)、渦旋壓縮/膨脹機(2)、第六球閥(14)后與冷凝器(4)熱側入口相連;冷凝器(4)還包括冷側入口和冷側出口,冷源(17)從冷凝器(4)冷側入口進入并從冷側出口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時發電/空調一體化系統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過程:
一、中低溫熱力正循環發電過程:
冷凝器(4)熱側出口有機工質(15)依次通過第二球閥(5)、第一單向閥(6)和有機泵(7)增壓后,進入蒸發器(3)冷側入口,受到蒸發器(8)熱側入口進入的熱源(16)加熱后,有機工質(15)蒸發后從蒸發器(8)冷側排出,然后通過第五球閥(13)進入渦旋壓縮/膨脹機(2)實現有機工質膨脹做功過程,之后有機工質從渦旋壓縮/膨脹機(2)排出,最后再通過第一球閥(3)進入冷凝器(4)熱側入口;
上述有機工質膨脹做功過程,具體過程如下:有機工質(15)從渦旋壓縮/膨脹機(2)軸向口(21)進入封閉腔(22),封閉腔(22)內的有機工質(15)自發膨脹,封閉腔(22)逆時針從渦旋中心不斷向外移動的過程中容積不斷增加,同時會推動動渦盤(23)逆時針旋轉,動渦盤(23)會帶動電動發電機(1)發電,隨著封閉腔(22)容積不斷增加,有機工質(15)壓力降低,并最終從切向口(18)排出;
二、熱力學逆循環空調模式:
冷凝器(4)熱側出口有機工質(15)依次通過第四球閥(10)、第二單向閥(11)和節流閥(12)膨脹降壓、降溫后,進入蒸發器(3)冷側入口,受到蒸發器(8)熱側熱源(16)加熱后,有機工質(15)蒸發并從蒸發器(8)冷側排出,然后通過第三球閥(9)進入渦旋壓縮/膨脹機(2),在電動發電機(1)的驅動下,實現有機工質的增壓升溫,之后有機工質從渦旋壓縮/膨脹機(2)排出,再通過第六球閥(14)進入冷凝器(4)熱側入口;
上述有機工質增壓耗功過程,具體過程如下:有機工質(15)從渦旋壓縮/膨脹機(2)切向口(18)進入動渦盤(23)和靜渦盤(19)間的封閉腔(22),動渦盤(23)在電動發電機(1)的驅動下順時針旋轉,存在封閉腔(22)內有機工質(15)隨著動渦盤(23)會沿順時針方向向渦旋中心旋轉,同時封閉腔(22)容積不斷縮小,封閉腔(22)內有機工質(15)的壓力不斷增加,并最終從軸向口(21)排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時發電/空調一體化系統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在不同工作模式時,采用同一種有機工質。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時發電/空調一體化系統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工質為R11、R12、R22、R134a、R245fa或R12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3132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拉絲機送料裝置
- 下一篇:一種通過時間差進行煤礦井下溫度預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