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軌道式立體車庫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31267.1 | 申請日: | 2013-09-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55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何仁;胡東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H6/18 | 分類號: | E04H6/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jīng)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立體車庫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停放車輛的立體車庫,具體是一種軌道式立體車庫。
背景技術
立體車庫與傳統(tǒng)的自然車庫相比具有優(yōu)越性,立體車庫具有單車平均占地面積小的節(jié)地特性,能有效解決城市停車位占地面積大和車輛無處停放的問題。
?傳統(tǒng)的立體車庫大多是垂直提升旋轉式自動化立體車庫,主要由停車層和升降旋轉裝置組成,由可編程控制器(PLC)實現(xiàn)控制和管理。停車層是由一層層停車層累積而成,每層停車層是空心圓盤的平板,提供汽車泊車的車位;升降旋轉裝置布置在停車層中央,能夠將汽車提升至需要的停車層,并且可以旋轉汽車的角度。車庫停車層呈輻射狀布置多個停車位,首層一個進車口,一個出車口。傳統(tǒng)的立體車庫可以快速準確定位存取車,安全可靠。但是傳統(tǒng)的立體車庫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點:只有一套垂直升降機構,泊車和取車必須分開進行,即車庫要么取車要么泊車,車庫的利用率不高,泊車和取車時間長。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傳統(tǒng)的立體車庫泊車和取車必須分開進行、車庫利用率不高,泊車和取車時間長的不足而提出一種軌道式立體車庫,該軌道式立體車庫不僅能同時泊車和取車,還能同時泊多輛汽車以及取多輛汽車,加快泊車取車的速度。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分為泊車等待區(qū)、停車區(qū)和取車區(qū),泊車等待區(qū)布置在停車區(qū)的進口處,取車區(qū)布置在停車區(qū)的出口處,停車區(qū)由底層主體建筑和位于底層主體建筑上的若干層停車層組成的,每層停車層包括停車區(qū)底板和固定設置在停車區(qū)底板上的環(huán)形駐留軌道、支撐立柱、二個撥岔機、取車緩沖軌道、停車緩沖軌道,各層停車層之間通過支撐立柱固定連接各層的停車區(qū)底板;環(huán)形駐留軌道位于停車區(qū)底板的中間,環(huán)形駐留軌道分別連接取車緩沖軌道和停車緩沖軌道,?第一撥岔機位于停車緩沖軌道和環(huán)形駐留軌道之間,第二撥岔機位于停車緩沖軌道和環(huán)形駐留軌道之間;泊車等待區(qū)與取車區(qū)的底部之間有底層平面軌道相連,有數(shù)輛機車停放在底層平面軌道上且可通過底層平面軌道從取車區(qū)運動到泊車等待區(qū);底層主體建筑的入口處布置有停車垂直升降機、出口處布置有取車垂直升降機;取車垂直升降機和停車垂直升降機均包括垂直升降機牽引繩、垂直升降機驅動機構、垂直升降機橋廂,垂直升降機牽引繩下端連接垂直升降機橋廂,上端連接垂直升降機驅動機構;在泊車等待區(qū)和取車區(qū)均設有電子控制單元、橫移機構、機車、電動液壓電動液壓千斤頂;電子控制單元、機車、垂直升降機驅動機構、橫移機構、電動液壓電動液壓千斤頂均具有無線信號接收發(fā)射功能;電子控制單元控制垂直升降機驅動機構、橫移機構、電動液壓電動液壓千斤頂工作和關閉,橫移機構根據(jù)電子控制單元的命令將汽車橫移放置在機車上;機車停放在底層平面軌道上,每一輛機車中間軸線上都固定有一個電動液壓電動液壓千斤頂。
本發(fā)明采用停車、取車兩套垂直升降機,每層停車區(qū)的軌道設計成具有泊車取車緩沖功能,泊車取車的時間只是消耗在垂直升降機和橫移機構上,在需要時可快速取車和泊車,泊車取車時間更短,取車泊車效率高,不僅實現(xiàn)了同時泊車和取車,還能同時泊多輛汽車以及取多輛汽車,大大提高了立體車庫的泊車取車效率,不受場地和安全性能的制約,高效利用了土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軌道式立體車庫的三維示意圖;
???圖2是僅示出第一層停車層的軌道式立體車庫的三維示意圖;
???圖3是圖1中單層停車層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機車及軌道的裝配原理示意圖;
???圖5?是圖2中停車、取車垂直升降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泊車等待區(qū);2—停車區(qū);3—取車區(qū);4—路面;5—底層平面;6—機車;7—環(huán)形駐留軌道;8—支撐立柱;9—撥岔機;10—取車緩沖軌道;11—停車緩沖軌道;12—汽車;13—停車層底板;14—撥岔機;15—停車垂直升降機;16—取車垂直升降機;17—垂直升降機井道;18—底層主體建筑;19—垂直升降機底板;20—橫移機構;21—電動液壓電動液壓千斤頂;22—電子控制單元;23—導向輪;24—導向構架;25—行走輪;26—托座;27—垂直升降機軌道;28—垂直升降機頂板;29—垂直升降機牽引繩;30—垂直升降機驅動機構;31—垂直升降機主體結構;32—垂直升降機支撐柱;33—底層平面軌道。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jīng)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312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防攀爬電力鋼管塔
- 下一篇:彩石金屬瓦生產(chǎn)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