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組合智能手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28904.X | 申請日: | 2013-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27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祥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朗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4B39/00 | 分類號: | G04B39/00;G04G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215106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 智能 手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手表技術領域,特別是由機械手表或石英手表與智能手表構成的組合式手表。
背景技術
手表按動力源可分為機械表和電子表兩大類,其中電子表又具有數字顯示和石英指針兩種形式,機械表與石英指針電子表都通過表盤和指針顯示時間,除內部機芯不同之外,其余構造大體相同,業內將其稱為傳統手表。
相對于傳統手表而言,智能手表除了可以顯示時間之外,具有很多附加功能,其搭載的智能操作系統結合各類傳感器技術,可以實現運動管理、戶外活動、健康管理和人體數據采集等諸多應用,如跑步機、指南針、高度儀、氣壓計、多功能控制手柄、心率計、血壓計、心電圖計等。
現有智能手表大體可分為兩類:
一種是手機伴侶類,如Pebble,Sony?Smartwatch等,此類產品通過和智能手機藍牙配對后,可以推送電子郵件、短信、社交網絡更新、天氣等內容。但如果沒有配對的智能手機,它只能作為一般的電子表使用。
另一種是帶有通信功能的智能手表手機,如剛發布的映趣科技的inWatch?One等,此類智能手表本身就是一個智能手機,它可以像一般手機那樣打電話,看短信,同時還可以和其它的智能手機配對,實現手機伴侶的功能。
傳統手表往往融合品牌、材質、設計、工藝、品位于一身,具有更高的檔次和價值,在市場上往往被視為奢侈品甚至是收藏品,但其功能較為單一,即便是復雜的傳統手表也僅僅是增加了計時、異地時間、月相、萬年歷、“三問”等與時間相關的功能,而智能手表如Sony?Smartwatch,Pebble和I’m?Watch等,雖然具有更多的電子、信息、網絡功能,由于其表面是TFT或OLED顯示器,因此不論設計的如何巧妙、智能和多功能,都無法避免給人留下電子手表的印象,消費者對這些產品的第一印象就是電子表或電子設備,而不是傳統手表。
此外,智能手表采用OLED或TFT顯示器來顯示時間和內容,比傳統電子表更耗電,為了省電,有的產品需要進行切換才能顯示時間,不能每時每刻都顯示。
可見,傳統手表與智能手表各有優缺點,兩者的市場定位明顯不同,一般不存在直接競爭關系,但如果能夠設計一款手表使其同時具備傳統手表與智能手表的優點,勢必會是一項重大革新。
對比,比較容易想到的是采用公開號為CN1318159A公開的“雙面可用手表”技術方案,其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手表的表盤為雙面結構并具有翻轉功能,一面為傳統手表,另一面為電子手表,若將電子手表更換為智能手表,則可以將傳統手表與智能手表整合于同一款手表,消費者可以通過翻轉表盤選擇性的使用傳統手表或智能手表。
但這種手表的整合方式從本質上來講僅僅是機械手表與智能手表的背向疊加,兩者雖共用同一表殼,卻依然相互獨立,其不僅需要設計特殊而復雜的翻轉結構,并在使用時進行翻轉操作,且由于設有正、反面兩塊顯示屏的關系,其尺寸難以做的很薄,對制作工藝有較高要求。
因此,如何將傳統手表與智能手表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合智能手表。該手表在保持傳統手表外形和構造的前提下,將傳統手表與智能手表有機地合二為一,使其同時具備傳統手表和智能手表功能,進一步拓寬了手表種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組合智能手表,包括表殼、表盤、指針、表鏡以及機芯,所述表殼內設有智能手表電路板;
所述表鏡為透明顯示屏,其與所述智能手表電路板的屏幕連接端在電路上相連接,并具有兩種可控狀態:
在第一狀態,呈透明狀;
在第二狀態,顯示所述智能手表電路板輸出的屏幕內容。
優選地,所述透明顯示屏表面復合有觸摸屏。
優選地,所述機芯為機械手表機芯。
優選地,所述機械手表機芯與智能手表電路板上下疊置。
優選地,所述機芯為石英手表機芯。
優選地,所述石英手表機芯與智能手表電路板上下疊置。
優選地,所述石英手表機芯與智能手表電路板集成于同一電路板。
優選地,進一步包括用于將所述透明顯示屏切換于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的控制裝置。
優選地,所述控制裝置設于所述表殼。
優選地,所述控制裝置為按鈕開關、旋鈕開關或推鈕開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朗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朗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890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視化步驟編程法
- 下一篇:同步裝置、掃描式激光成像系統及同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