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預防出生缺陷和改善記憶的藥物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26555.8 | 申請日: | 2013-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31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利千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39 | 分類號: | A61K36/39;A61K36/481;A61K36/638;A61K36/704;A61K36/804;A61K36/815;A61P3/02;A61P25/00;A23L1/302;A23L1/303;A23L1/304;A61K31/05;A61K31/0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預防 出生 缺陷 改善 記憶 藥物 組合 | ||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醫藥保健品技術領域;尤其是用于預防出生缺陷和改善記憶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出生缺陷是指胎兒在母體內及出生后器官形成過程中,由母體體內外多種環境致病因素與遺傳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胚胎及幼體發育紊亂,包括形態結構異常、生理代謝功能障礙、先天智力低下和宮內發育遲緩等4種類型;各國出生缺陷發生率高達出生總數的5%左右,對人口素質影響重大,給家庭、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已經成為目前全世界共同關注的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出生缺陷的發病因素很復雜,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還有其它多種不確定因素。環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胚胎受到環境有害因素和其它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傷害,使出生缺陷發病率增高,而消除這些有害因素,就會使出生缺陷發病率減低。
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是遵循優生優育的方針,通過消除對胚胎的致出生缺陷因素,預防出生缺陷的發生,達到減低出生缺陷發病率的目的,同時對施用者有改善記憶的作用,有利母子兩代人的健康;該組合物包括菟絲子、枸杞子、制首烏、淫羊藿、黃芪、女貞子、熟地黃、白術,維生素A、β-胡蘿卜素、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和常量元素鈣、鉀、鎂及微量元素鋅、硒、鐵、鉻、銅、鉬、碘、錳、鍺、硅、鍶。
菟絲子是一種可做為保健食品的補虛類天然中藥材,具有補陽益陰,固精縮尿,明目止瀉之功效。主要用于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肝腎不足,目暗不明,脾腎陽虛,便溏泄瀉,胎動不安,妊娠漏血等。西醫診為慢性腎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低下、性神經衰弱、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更年期綜合征屬于腎陽不足者,高血壓、內耳眩暈屬于肝腎不足者,中心性視網膜炎、視神經炎、玻璃體混濁屬于肝腎不足、目睛失養者,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屬于脾腎陽虛者,先兆性流產、習慣性流產屬于肝腎不足者;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菟絲子具有:1、明顯保護肝損傷的活性;2、增加下丘腦—垂體—卵巢促黃體功能,提高垂體對LRH及卵巢對LH的反應性的作用;3、增強心臟收縮力,浸劑給麻醉犬靜脈注射,可使其血壓下降;4、菟絲子是一種以增強體液免疫和吞噬功能為主的免疫增強劑;5、具有抗不育作用;6、抗突變;7、抗氧化、抗衰老、抗癌、明目等作用。
枸杞子是一種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天然中藥材,有補益肝腎,滋陰補血,益精明目,潤肺止咳的作用,為一味平補藥物;古代中醫將枸杞子列為中藥之上品,其中《本草匯言》對之評價尤高,認為其兼具十幾種中藥之優點,稱其:“使氣可充,血可補,陽可生,陰可長,火可降,風濕可去”;主要用于肝腎兩虛,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須發早白,視力減退,性功能減退等癥;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枸杞子有:1、增強免疫和調解免疫的作用;2、抗癌抑瘤作用;3、清除體內有害自由基,降脂保肝作用;4、降血糖作用;5、抗疲勞與抗高溫作用;6、增強動物心、腦組織過氧化氫酶,乳酸脫氫酶的活性,可使老年人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過氧化脂質含量降低,可使造血干細胞增強,具有抗衰老和刺激動物生長發育的作用;7、增進智能和改善記憶的功能;8、保護生殖系統作用;9、抗突變作用等;枸杞子性味平和,對增進人體生理代謝機能具有許多有益的價值。
制首烏是經過炮制的補血類天然中藥材,有補血,益精之功效;中醫臨床上用于血虛失眠,視力減退,筋脈拘急,精虧血虛早衰之須發早白,頭暈眼花,耳鳴重聽,腰膝無力等癥;現代研究證實:1、制首烏能降低大腦不同分區組織中致腦老化的相關酶——單胺氧化酶(B型);2、補充構成神經組織的成分——卵膦脂;3、抗氧化、抗衰老作用;4、保護胸腺作用;5、增強免疫功能;6、促進造血功能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利千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利千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65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貼片電感封裝單組份膠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涂布白板紙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