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終端及其獲取圖像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426536.5 | 申請日: | 2013-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69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徐碧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鼎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32 | 分類號: | H04N5/232;G06F3/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終端 及其 獲取 圖像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終端及其獲取圖像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移動終端的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拍照方式也越趨多樣化,智能對焦、場景分析、笑臉識別、語音輸入、快速連拍。上述功能雖然極大的提高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但只能在攝像頭完成對焦后進行相關操作,對于攝像頭對焦操作本身關注并不多。現有攝像頭對焦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攝像頭默認對焦,通常是對畫面中心點對焦,或對人臉對焦;另一種是用戶手指點擊畫面某一點后,攝像頭對該點處的物體進行對焦。這兩種對焦方式都需要用戶手動調整移動終端的空間位置或者手動選擇對焦點,并不十分方便、智能和迅速。在拍攝快速運動的物體時,這種缺點更加明顯,并且用戶在用手指點擊屏幕時,屏幕往往會抖動,影響對焦的效果。現在又出現一種新的對焦方式,即利用手機的前置攝像頭追蹤操作者的眼球移動,從而調整對焦點。但是該方式也是在手機完成默認對焦后進行的進一步操作,在手機剛開始進行對焦時仍然采取的是前文提到的對焦方式,并沒有解決上述缺點。
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操作方法以解決上述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及移動終端獲取圖像的方法,對物體進行對焦,并獲取物體的圖像。
為實現該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移動終端獲取圖像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采集視線信息;
根據采集的視線信息,確定視線在移動終端顯示的圖像上的凝視點的位置;
對焦上述凝視點位置處物體;
獲取上述物體的圖像。
進一步的,移動終端還包括第一攝像頭和紅外傳感器,上述視線信息包括眼球角膜反射與瞳孔中心的相對位置;或者包括眼球相對第一攝像頭的角度值,以及眼球相對移動終端的距離值。
進一步的,上述采集視線信息的步驟具體為:
第一攝像頭和紅外傳感器采集眼球角膜反射與瞳孔中心的相對位置;或者
第一攝像頭和紅外傳感器采集眼球相對第一攝像頭的角度值和眼球相對移動終端的距離值。
進一步的,移動終端還包括第二攝像頭,上述物體的圖像通過第二攝像頭獲取。
進一步的,在上述對焦上述凝視點位置處物體步驟之后,上述獲取上述物體的圖像步驟之前還包括移動終端接收拍照指令的步驟。
進一步的,在上述采集視線信息步驟之前還包括存儲拍照表單的步驟;?
為實現該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包括:
視線信息采集模塊,用于采集視線信息;
視線凝視點位置確定模塊,用于根據采集的視線信息,確定視線在移動終端顯示的圖像上的凝視點位置;
第二圖像獲取模塊,用于對上述凝視點位置處物體進行對焦,并獲取上述凝視點位置處物體的圖像。
進一步的,上述視線信息采集模塊包括第一圖像獲取模塊和紅外傳感器模塊;上述視線信息包括眼球角膜反射與瞳孔中心的相對位置;或者包括眼球相對第一攝像頭的角度值,以及眼球相對移動終端的距離值。
進一步的,上述第一圖像獲取模塊和紅外傳感器模塊用于:
測量眼球角膜反射與瞳孔中心的相對位置;
測量眼球相對第一圖像獲取模塊的角度值和眼球相對移動終端的距離值。
進一步的,上述移動終端還包括拍照指令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拍照指令。
進一步的,上述移動終端還包括拍照表單存儲模塊,用于存儲拍照表單。
進一步的,采用本發明方法的移動終端可以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掌上電腦和數碼相機。
上述移動終端及其獲取圖像的方法,可以根據操作者的視線對物體進行對焦,解決了現有默認對焦和手動對焦方式的弊端,并可以根據操作者的預先設置進行智能拍攝。提高了移動終端對焦的準確度和敏捷度,并可以為身有殘疾或行動不便的用戶提供一種便捷的拍照方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移動終端獲取圖像方法的實施例一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移動終端獲取圖像方法的實施例二的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移動終端獲取圖像方法的實施例三的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移動終端的實施例一的結構圖。
圖5為本發明移動終端的實施例二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鼎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鼎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653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