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折紙機及其控制方法、紙張后處理裝置和成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25506.2 | 申請日: | 2013-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4455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金龍;謝丹;郁超煌;李中國;李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柯尼卡美能達辦公系統研發(無錫)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45/16 | 分類號: | B65H4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楊林森 |
| 地址: | 21402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紙 及其 控制 方法 紙張 處理 裝置 成冊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折紙機及其控制方法、紙張后處理裝置和成冊系統。
背景技術
現實中,通常需要將不同尺寸型號的紙張裝訂在一起,例如將A4型號的紙張與A3型號的紙張一起裝訂。為了使裝訂后不同尺寸型號的紙張邊緣整齊,需要將較大尺寸型號的紙張進行折疊。
為了完成大批量紙張的折疊操作,現有技術中已開發出相關的折紙機,以節省人力物力。
圖1為現有技術的一種折紙機中折紙機構的原理示意圖,參考圖1,該折紙機構1包括第一折紙輥14和第二折紙輥15,與第一折紙輥14抵觸的第一夾持棍12,與第二折紙輥15抵觸的第二夾持棍13。
第一折紙輥14和第二折紙輥15為主動輥,第一夾持棍12和第二夾持棍13為從動輥。第一夾持棍12的轉軸和第一折紙輥14的轉軸確定一第一平面,第二夾持棍13的轉軸和第二折紙輥15的轉軸確定一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具有一夾角。
該折紙機構1的工作原理為:未折紙狀態時,第一折紙輥14和第二折紙輥15均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在送紙軌道16、第一折紙輥14和第二折紙輥15傳送下,紙張17的前端被送至第二折紙輥15的下游,當紙張17的前端被送至第二折紙輥15下游的第一預定位置時,第二折紙輥15反轉,即沿順時針方向旋轉,第一折紙輥14仍沿逆時針方向旋轉,紙張17在第一折紙輥14和第二折紙輥15、以及第一夾持棍12和第二夾持棍13的作用下形成凸向第一折紙輥14和第二折紙輥15的彎曲,直至所述彎曲夾入第一折紙輥14和第二折紙輥15之間,從而可以使紙張17彎折形成第二折線。
以上描述的折紙機構1的結構復雜;并且,當需要對紙張17進行兩折時,需要沿送紙的方向布置兩個折紙機構,這會造成整個折紙機的體積比較大,只能外掛于圖像形成裝置與裝訂裝置之間。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現有技術中提出了另一種折紙機。圖2為現有技術的另一種折紙機中折紙機構的原理示意圖,參考圖2,該折紙機包括:第一折紙輥1,與第一折紙輥1抵觸的第二折紙輥2,與第二折紙輥2抵觸的第三折紙輥3;相對設置的第一送紙部材4和第二送紙部材5,第一送紙部材4和第二送紙部材組成了送紙軌道。圖2中的(a)(b)(c)(d)示意出了該折紙機的折紙過程。
參考圖2,該折紙機的工作原理為:參考圖2(a),在第一階段,紙張P從送紙軌道(圖中未標號)中送出,第一折紙輥1逆時針旋轉,第二折紙輥2順時針旋轉,紙張此時還沒有進入第一折紙輥1和第二折紙輥2之間,紙張P的前端搭在第二折紙輥2上;參考圖2(b),在第二階段,第一折紙輥1和第二折紙輥2的轉動方向保持不變,紙張P在第二折紙輥2的帶動下靠近第一折紙輥1和第二折紙輥2的抵觸位置,并進入第一折紙輥1和第二折紙輥2之間(圖中未顯示出進入兩個折紙輥之間);參考圖2(c),在第三階段,當紙張P前端達到預定位置時,第一折紙輥1、第二折紙輥2、第三折紙輥3的轉動方向均發生反轉,紙張P形成彎曲;參考圖2(d),在第四階段,第一折紙輥1、第二折紙輥2、第三折紙輥3的轉動方向和第三階段保持相同,紙張P形成的彎曲夾入第二折紙輥2和第三折紙輥3之間,形成折線。
但是以上描述的另一種現有技術中,會出現下列問題:
(1)第二送紙部材5的下游端如果離第一折紙輥1和第二折紙輥2比較遠,在第一階段,紙張有彎曲,容易出現紙張夾入第二折紙輥2和第三折紙輥3之間的現象;
(2)第二送紙部材5的下游端如果離第一折紙輥1和第二折紙輥2比較近,在第三階段,當第一折紙輥1、第二折紙輥2反轉時,由于第二送紙部材5的阻擋,紙張有可能會向送紙軌道方向退出或出現卡紙現象,如果紙張向送紙軌道方向退出,這樣會出現折線的位置和預期的位置不一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現有技術中,折紙機在第一階段時,紙張容易夾入第二折紙輥和第三折紙輥之間;在第三階段時,紙張有可能會向送紙軌道方向退出或出現卡紙現象。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折紙機,包括:
第一折紙輥和第二折紙輥,所述第一折紙輥和所述第二折紙輥互相抵觸形成第一抵觸部;
第三折紙輥,與所述第二折紙輥抵觸形成第二抵觸部;
紙張首次進入所述第一抵觸部的送紙方向為第一送紙方向,與所述第一抵觸部相比,所述第二抵觸部位于所述第一送紙方向上游側;
沿第一送紙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抵觸部上游的送紙軌道,所述送紙軌道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二送紙部材與第一送紙部材,所述第二送紙部材比所述第一送紙部材靠近所述第三折紙輥;
所述第二送紙部材的下游端部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柯尼卡美能達辦公系統研發(無錫)有限公司,未經柯尼卡美能達辦公系統研發(無錫)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55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