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變半徑圓弧框架式預熱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25089.1 | 申請日: | 2013-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36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小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奧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0 | 分類號: | 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徑 圓弧 框架 預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焊接預熱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變半徑圓弧框架式預熱裝置,屬于設備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管件焊前預熱是提高焊接性能和焊接質量的有效方式和途徑。焊前預熱可降低焊接接頭的冷卻速度,有利于焊縫金屬中氫元素擴散逸出,可避免焊縫金屬中殘留氫元素導致焊接裂紋。可以減小熱影響區(qū)溫差、改善應力狀況、降低冷卻速度、減少淬硬程度、防止焊接裂紋。現(xiàn)有技術中,對于不同管徑預熱需要裝備不同的預熱設備,而且目前的管件焊接預熱設備還存在著加熱范圍小、效率低下、無法精準控制預熱溫度的缺點,這些明顯的缺陷已經無法保證管件的焊接質量。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變半徑圓弧框架式預熱裝置,可降低熱影響區(qū)金屬冷卻速度,避免出現(xiàn)淬硬組織,同時還能較好解決不同直徑筒體接長焊接前預熱問題。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變半徑圓弧框架式預熱裝置,包括平行布置的預熱裝置軌道和滾輪架軌道,所述預熱裝置軌道上設有行走臺車,所述行走臺車下部通過安裝臺車行走輪與所述預熱裝置軌道接觸,在所述行走臺車上設有預熱裝置安裝架,所述預熱裝置安裝架的上部裝有預熱裝置,所述預熱裝置由加熱裝置和變徑裝置組成,所述變徑裝置由至少兩列變徑板組成,每列變徑板由多塊弧形板連接構成,相鄰弧形板之間通過銷軸活動連接,相鄰兩列變徑板之間通過連桿連接,并且在兩列所述變徑板之間的連桿上均勻安裝所述加熱裝置;所述滾輪架軌道上設有行走滾輪架,所述行走滾輪架由回轉機構和輸送機構組成,所述回轉機構設置在所述輸送機構的輸送支架內。
本發(fā)明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前述的變半徑圓弧框架式預熱裝置,所述回轉機構主要由伺服電機、回轉盤、底座、驅動齒輪、回轉齒輪和回轉軸組成,所述底座上安裝有兩根結構相同的回轉軸,所述回轉軸上垂直安裝多只所述回轉盤,兩根所述回轉軸的同一端均安裝有所述回轉齒輪,所述伺服電機安裝在具有回轉齒輪一側的回轉軸端部,所述伺服電機輸出軸上裝有所述驅動齒輪與兩根所述回轉軸的回轉齒輪嚙合。
前述的變半徑圓弧框架式預熱裝置,所述輸送機構主要由輸送支架、V型輥、鏈輪、輸送軸、導向桿、導向座、連接螺桿、伺服電機和液壓缸組成,所述輸送支架上平行布置多根輸送軸,所述輸送軸的中部設有所述V型輥,所述輸送軸的同側端部均安裝鏈輪,所述鏈輪通過鏈條與安裝在所述輸送支架一端的伺服電機相連;所述輸送支架下部兩側間隔設置多組導向座,所述導向座內設置有所述導向桿,所述導向桿下端活動連接所述連接螺桿,所述連接螺桿由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經銷軸相連組成,所述導向桿的正下方設有活動連接座,所述活動連接座經銷軸與所述連接螺桿的底端相連,且所述輸送支架下部兩側連接螺桿的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連接處均通過水平拉桿相互連接;所述輸送支架下部一端兩個連接螺桿的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連接處通過橫向拉桿連接,在所述橫向拉桿連接液壓油缸,通過所述液壓油缸的往復推動實現(xiàn)所述連接螺桿升降。
前述的變半徑圓弧框架式預熱裝置,所述行走臺車上還設有電氣控制柜,所述電氣控制柜上設有溫度顯示儀表和與所述預熱裝置、帶升舉機構的行走滾輪架相連的控制開關。
進一步的,前述的變半徑圓弧框架式預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為加熱電阻絲。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可適用于不同管徑、不同壁厚的筒體焊前預熱工序,并且具有加熱范圍寬、使用成本低、溫度控制精準、自動矯正預熱溫度、操作方便安全等優(yōu)點。此套結構大大的縮小整個設備的占地面積,同時通過改進輸送機構的升降系統(tǒng),有效防止筒體在預熱保溫過程中設備卡死,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回轉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輸送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奧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奧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50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從肌苷母液中回收肌苷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鐵觀音速溶茶粉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