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參數化數控立銑刀制造工藝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24751.1 | 申請日: | 2013-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49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唐臣升;翟南;劉舒紅;于江;陶云澤;房志亮;康秋;李研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097 | 分類號: | G05B19/4097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鄭賢明 |
| 地址: | 110034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參數 數控 銑刀 制造 工藝 設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參數化數控立銑刀制造工藝設計方法,屬于機械加工工藝領域。
背景技術
盡管現在市場上已出現各種各樣的CAPP軟件,但是使用這些軟件的工作效率仍不理想。原因如下:由于各個企業的工藝設備及其編程人員的技術水平、生產要求不盡相同,因此傳統的刀具制造工藝多數是在做重復而繁瑣的制造工藝編寫以及下料等參數設計計算,這種工作方法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現錯誤,而且現有的工藝單中的焊接下料工序還是分離的,這樣的工藝規程既零散又不方便,因此不便于技術文件的管理,同時也使得生產的刀具的質量也好壞不一。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參數化數控立銑刀制造工藝設計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參數化數控立銑刀制造工藝設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現有數控立銑刀制造工藝圖紙進行收集匯總,然后定義數控立銑刀加工元,每個加工元作為一個程序模塊出現,并將上述數控立銑刀加工元與工藝參數、工藝標準及規范等數據結合來建立CAPP參數化數據庫;
(2)確定待加工刀具的結構特征、刀具材料組成結構、制造工藝信息及其刀具參數;
(3)調用CAPP參數化數據庫中相對應的刀具加工元、工藝參數、工藝標準及規范等數據來完成數控立銑刀制造工藝中的加工工序內容的文本設計,以及加工余量參數、熱處理參數、假頂尖尺寸參數的計算及其文本內容的設計;
(4)調用CAPP參數化數據庫中的相關信息進一步對工藝文件及其表頭信息的文本內容、毛坯材料尺寸與重量計算的文本內容、焊接示意圖與尺寸標注進行生成,此時的工藝文件及其表頭信息的文本內容、毛坯材料尺寸與重量計算的文本內容、焊接示意圖與尺寸標注是含有變量及其調用與組合邏輯的程序;
(5)Word格式刀具制造工藝文件生成;
(6)完成數控立銑刀制造工藝文件。
所述的數控立銑刀加工元按照以下定義:
(1)根據實際生產的工藝特點把整個工序分為三類:熱處理前工序、熱處理工序、熱處理后工序;
A)熱處理前工序包括車、銑、鉗、粗磨等;
B)熱處理后工序包括表面處理、手動刃磨、外圓磨、研磨、數控刃磨等;
(2)刃部特征分類:
A)刃部外形特征:圓柱形刃部、圓錐形刃部,圓錐形刃部分為正錐形和反錐形兩種;
B)圓周刃與端刃連接部分的特征分類:清根、過渡R連接、球頭;
C)端刃幾何特征:無端刃、有端刃、端刃有過中心刃、端刃無過中心刃;
D)切削刃旋向:左旋和右旋兩種;
E)切削刃數量:主要有2、3、4、5、6、8六種;
(3)柄部特征分類:直柄和莫氏錐柄,直柄分為有無定位槽,莫氏錐柄分為是否帶尾舌;
(4)柄刃連接部分特征分類:錐柄圓柱立銑刀、錐柄錐度立銑刀、直柄圓柱立銑刀、直柄錐度立銑刀。
所述刀具的結構特征包括以下:
(1)刃部幾何特征:
A)刃部外形特征:圓柱刃、圓錐刃及成形刃;
B)圓周刃幾何特征:右旋右切刃、右旋左切刃、左旋左切刃、左旋右切刃;
C)端刃幾何特征:無端刃、有端刃、端刃有過中心刃、端刃無過中心刃;
D)圓周刃與端刃的連接方式:清根、過渡R連接、球頭;
E)切削刃數量:主要有2、3、4、5、6、8六種;
(2)柄部幾何特征:直柄或莫氏錐柄;
(3)被加工的材料類型:鈦合金、高溫合金、超強度鋼、普通碳素鋼、鋁合金等;
(4)刀具材料組成:整體或焊接。
所述刀具材料組成結構包括整體數控立銑刀和焊接數控立銑刀兩種。
所述制造工藝信息及其刀具參數包括以下:
(1)制造工藝信息:制造單位、派工號、制造數量、工藝文件名稱及其存儲路徑,刃部加工方式;
(2)刀具結構參數:
A)刀具信息:刀具圖號、刀具名稱、刀具刃部與柄部的材料牌號及其熱處理狀態;
B)刀具結構參數:刀具總長、刃長、切削刃端部直徑、刃部最大直徑、柄部最大直徑、刀柄端部直徑、刀具刃部的轉接半徑R以及異徑焊接時大徑部分的長度;
C)圓周刃后刀面類型:1-直紋面,2-帶凸臺的直紋面,3-弧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47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