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平口鉗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22787.6 | 申請日: | 2013-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068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楊紀村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捷甬達智能機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3/06 | 分類號: | B23Q3/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長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劉勇;楊靜 |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口鉗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平口鉗。
背景技術
平口鉗又名機用虎鉗,常用于安裝小型工件,是銑床、鉆床的隨機附件,將其固定在機床工作臺上,用來夾持工件進行切削加工。平口鉗工作時用扳手轉動螺桿,通過螺桿帶動活動鉗身移動,形成對工件的加緊與松開。然而,在夾緊時由于螺桿頂持力作用在活動鉗身下邊緣附近,受力不均勻,可能導致活動鉗身發生上翹,導致被夾緊工件不平,不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平口鉗,防止活動鉗身夾緊時上翹,可有效地保證待加工工件夾平,提高加工精度。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平口鉗,包括:
鉗體;
固定鉗身,設置在所述鉗體一端;
活動鉗身,安裝在螺母座上,且在所述活動鉗身底部設置上下限位塊,與所述活動鉗身連為一體共同承擔螺桿頂持力;
螺桿,與所述螺母座連接,通過所述螺桿帶動所述螺母座和所述活動鉗身移動。
優選地,所述上下限位塊與活動鉗身一體成型或焊接成型。
優選地,所述上下限位塊位于所述螺桿兩側。
優選地,所述活動鉗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螺母座上。
優選地,還包括:
第一等高塊,設置在所述固定鉗身朝向活動鉗身的一端;
第二等高塊,設置在所述活動鉗身朝向固定鉗身的一端。
優選地,還包括:方形鍵,設置在所述固定鉗身下面。
本發明中,在活動鉗身底部設置上下限位塊,與活動鉗身連為一體共同承擔螺桿頂持力,可以保證受力均勻,防止活動鉗身夾緊時上翹,可有效地保證待加工工件夾平,提高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快用平口鉗正視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快用平口鉗俯視圖;
圖3為圖2沿A-A方向剖視圖。
附圖標記:
1,鉗體;2,固定鉗身;3,方形鍵;4,活動鉗身;5,第一等高塊;6,第二等高塊;7,螺桿;8,螺母座;9,上下限位塊;10,連接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平口鉗,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鉗體1;固定鉗身2,設置在所述鉗體一端;活動鉗身4,可拆卸地固定在螺母座8上,且在所述活動鉗身4底部設置上下限位塊9,與活動鉗身4連為一體共同承擔螺桿7頂持力(上下限位塊9與活動鉗身4一體成型或焊接成型,所述上下限位塊9位于所述螺桿7兩側)。第一等高塊5,設置在固定鉗身2朝向活動鉗身4的一端;第二等高塊6,設置在活動鉗身4朝向固定鉗身2的一端;方形鍵3,設置在固定鉗身2下面;在活動鉗身4設有銷孔,螺母座8安裝面上沿滑軌方向設置多個銷孔(可以等間距,也可以不等間距),使用連接銷10將所述活動鉗身4的銷孔與所述螺母座8不同銷孔固定連接,可以實現鉗口大小的調節;螺桿7,與螺母座8連接,通過螺桿7帶動螺母座8和活動鉗身4移動,沿滑軌向遠離所述固定鉗身2或靠近固定鉗身2的方向做直線運動,形成大小可調的鉗口,以固定待加工材料。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捷甬達智能機器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捷甬達智能機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27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