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兩個獨立腔體且傾倒出口可控的杯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22634.1 | 申請日: | 2013-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56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B65D43/26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25003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兩個 獨立 傾倒 出口 可控 杯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兩個獨立腔體且傾倒出口可控的杯子。
背景技術
水杯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常見必需品。目前,大多數水杯都僅停留在盛水和保溫功能上,因而功能較單一。就其杯內液體傾倒方法來說,尚未發現一種在上下杯體旋合的情況下實現兩種液體的單獨傾倒或同時傾倒的杯子。再者,如專利ZL200920011436.5,雖解決了可同時存放兩種液體,但取液體時不方便、不衛生且易造成傾灑。
中國專利(專利名稱:一種可盛放多種飲品的杯子),雖然可以盛放多種,但是它存在一些技術缺陷,其一就是它的開口部分很小,存在液體的注入難度大的問題,無法避免兩種液體在傾倒時混合在一起;其二是該專利中旋轉隔層7的轉動是靠轉軸傳遞的扭矩實現的,軸6越長越不利于扭轉力矩的傳遞,這樣就限制了杯體的長度,從而限制了存放液體的容積。
中國專利(專利名稱:多液汁飲用杯),存在注入液體的時候可能存在一種液體濺入另外一種液體的問題,此外,《多液汁飲用杯》中用于存放各液體的杯體空間結構無法實現各液體真正的隔離,即杯子只能在杯蓋在上、杯體在下的情況下存放時液體才不至于流出隔離杯1,否則轉動杯3的底部流口9就會將隔離杯1的液體導入轉動杯3。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具有兩個獨立腔體且傾倒出口可控的杯子,不僅方便、衛生的盛、取兩種液體,而且在上下杯體旋合的情況下實現了兩種液體的單獨傾倒或同時傾倒。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具有兩個獨立腔體且傾倒出口可控的杯子由杯蓋、上杯體、下杯體、手控機關、過濾網、外活螺體、縱向隔板組成;所述下杯體與上杯體之間的連接通過下杯體的第三凸頸螺紋與上杯體的底部螺紋之間的旋合實現;所述上杯體與杯蓋之間的連接通過上杯體的第二凸頸的第二凸頸螺紋與杯蓋的杯蓋螺紋之間的旋合來實現;手控機關固定在上杯體上,通過外活螺體內部螺紋與第一凸頸螺紋之間的旋合實現手控機關的固定;所述下杯體上的凸頸內壁凸臺處承接有過濾網。
杯蓋分為上中下三部分,杯蓋的上部分的縱切面為矩形,杯蓋的中間部分的縱切面的上下是平行直線,中間部分縱切面的左右是對稱的外凸曲線,杯蓋的下部分的縱切面為矩形,杯蓋的下部分內部設有杯蓋螺紋。
下杯體上設有第三凸頸,第三凸頸的外面設有第三凸頸螺紋,第三凸頸的內側設有凸臺;所述凸臺處承接有過濾網;第三凸頸的直徑略小于下杯體的直徑。
上杯體縱切面的兩側為兩條對稱的內凹雙曲線;上杯體上設有直徑小于上杯體上表面的第二凸頸;所述第二凸頸的上面設有直徑小于第二凸頸的第一凸頸;所述第二凸頸的外圍設有第二凸頸螺紋;所述第一凸頸的外圍設有第一凸頸螺紋;上杯體的下方設有底部螺紋;所述上杯體內還設有縱向隔板。
上杯體的所述縱向隔板將上杯體分為較大部分和較小部分;所述較大部分的上方是開口的,較大部分的下方是封閉的;較小部分的上下兩方都是開口的;其中,較大部分形成了第一獨立腔體,較小部分與下杯體形成了第二獨立腔體。
手控機關分為最上層薄圓柱體、中間層薄圓柱體、最下層薄圓柱體;所述最上層薄圓柱體與最下層薄圓柱體之間設有中間層薄圓柱體,所述最上層薄圓柱體的側面的一部分通過半側壁固定連接在最下層薄圓柱體上,中間轉軸安裝在中間薄圓柱體的圓心上,所述中間轉軸的上下兩端分別活動安裝在最上層薄圓柱體的圓心處與最下層薄圓柱體的圓心處,所述中間層薄圓柱體的轉動能夠帶動中間轉軸轉動,所述中間層薄圓柱體的直徑小于最上層薄圓柱體的直徑,所述最上層薄圓柱體的直徑小于最下層薄圓柱體的直徑,最下層薄圓柱體的直徑與外活螺體的內直徑是相等的,所述最下層薄圓柱體的下方設有定位小柱體;所述定位小柱體卡在較小部分的上端開口處,所述定位小柱體的橫切面的形狀與較小部分上端開口的俯視圖的形狀一樣,從而阻止手控機關的活動;所述最上層薄圓柱體上設有第一傾倒出口和第二傾倒出口;所述中間層薄圓柱體上設有四個小孔,這四個小孔都設在中間層薄圓柱體的邊緣,第二孔、第四孔對稱設置在中間層薄圓柱體的邊緣,第一孔、第三孔對稱設置在第二孔和第四孔連接線的兩側,第一孔、第三孔分別設置在第二孔兩側。定位小柱體是空心柱體。
最下層薄圓柱體與定位小柱體固連,最上層薄圓柱體與最下層薄圓柱體固連成了半側壁,所述半側壁是最上層薄圓柱體的側面的一半延伸下來的,半側壁的上面與最上層薄圓柱體連接,半側壁的下面與最下層薄圓柱體連接。
所述中間層薄圓柱體的外圍設有標識O;所述最上層薄圓柱體的外圍設有五個標識F、L、R、N1、或N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26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