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氧化鈦光催化薄膜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22345.1 | 申請日: | 2013-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70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葉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紅 |
| 主分類號: | B01J21/06 | 分類號: | B01J21/06;B01J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 光催化 薄膜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氧化鈦光催化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氧化鈦光催化薄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氧化鈦(TiO2)具有優(yōu)異的紫外光照射光催化性能,能夠有效的消臭、抗菌、防污,加之穩(wěn)定性好、無毒、成本低廉等有點,被廣泛作為光催化材料所使用和研究。然而,氧化鈦的禁帶較寬,只有波長小于380nm的紫外線才能激發(fā)產(chǎn)生光生電子-空穴對,而對于波長較長的可見光響應較差。
為了擴大氧化鈦的應用領域和應用效果,近年來對于氧化鈦進行改性以提高其可見光利用率的研究盛行,其中主要的改性方法包括貴金屬沉積、離子摻雜、半導體復合等等。然而這些方法都是在氧化鈦的制備過程中加入了一定的添加摻雜劑,提高了氧化鈦催化劑的制備和使用成本,工藝也較為復雜。
激光改性是一種較為有效的在氧化鈦內(nèi)部形成氧元素缺陷,從而改變其能帶結構、改善光催化性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ZL200810201419.8中就公開了一種氧化鈦催化劑的制備和改性方法。然而其原料繁雜,應用領域單一(主要以纖維織物為對象),對于激光改性的研究以及所針對的初始薄膜的研究也十分粗淺,并不系統(tǒng),難于進行有效廣泛的應用。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即在于系統(tǒng)研究氧化鈦催化劑薄膜的制備方法及改性工藝,以期獲得具有最佳催化性能的氧化鈦光催化薄膜。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氧化鈦光催化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摩爾比為1:6-8的四異丙氧化鈦和無水乙醇在容器中混配,采用電磁攪拌15-20min,得到A液;
(2)將二乙醇胺逐滴滴加到A液中,滴加量為四異丙氧化鈦摩爾量的0.2-0.25倍,隨后將混合溶液電磁攪拌35-40min,得到B液;
(3)將醋酸逐滴滴加到B液中,滴加量為四異丙氧化鈦摩爾量的0.35-0.4倍,隨后將混合溶液電磁攪拌4-5h得到溶膠;
(4)采用陶瓷作為基板,先將基板用丙酮超聲清洗10min后,再在100-120℃條件下烘干10min同時輔吹N2,隨后將溶膠滴加至基板上以2000-2200rpm的轉速實施旋涂1-1.5min,得到濕膜;
(5)將涂布濕膜的陶瓷基片置于馬弗爐中以2-2.5℃/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400-420℃,焙燒2.5-3h;
進一步優(yōu)選的,四異丙氧化鈦和無水乙醇的摩爾比為1:7。
進一步優(yōu)選的,二乙醇胺的滴加量為四異丙氧化鈦摩爾量的0.25倍。
進一步優(yōu)選的,醋酸的滴加量為四異丙氧化鈦摩爾量的0.38倍。
為進一步改善得到的氧化鈦光催化薄膜的催化性能,對得到的陶瓷基板上的氧化鈦光催化薄膜進行激光改性處理,所述激光改性的條件是:
激光垂直輻照,激光波長為800nm,脈沖寬度160-180fs,頻率1kHz,光斑直徑300μm,掃描速度為1.5-2mm/s,搭接率為50-60%,能量密度為50-60mJ/cm2;將激光改性處理后的薄膜置于退火爐中,以5-8℃/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500-550℃,退火1-1.5h,得到經(jīng)改性的氧化鈦催化劑薄膜產(chǎn)品。
進一步優(yōu)選的,能量密度為55?mJ/cm2。
進一步優(yōu)選的,退火溫度為530℃。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優(yōu)選了原料和相應的制備工藝參數(shù),通過簡單的溶膠法獲得氧化鈦光催化薄膜,并通過合理的激光改性和退火工藝成功改善了薄膜的光催化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1)將摩爾比為1:6的四異丙氧化鈦和無水乙醇在容器中混配,采用電磁攪拌20min,得到A液;
(2)將二乙醇胺逐滴滴加到A液中,滴加量為四異丙氧化鈦摩爾量的0.2倍,隨后將混合溶液電磁攪拌40min,得到B液;
(3)將醋酸逐滴滴加到B液中,滴加量為四異丙氧化鈦摩爾量的0.35倍,隨后將混合溶液電磁攪拌4h得到溶膠;
(4)采用陶瓷作為基板,先將基板用丙酮超聲清洗10min后,再在110℃條件下烘干10min同時輔吹N2,隨后將溶膠滴加至基板上以2000rpm的轉速實施旋涂1.5min,得到濕膜;
(5)將涂布濕膜的陶瓷基片置于馬弗爐中以2.5℃/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400℃,焙燒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紅,未經(jīng)葉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23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取代噻二嗪三酮類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 下一篇:襯衫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