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LED臺燈的亮度自動控制電路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22169.1 | 申請日: | 2013-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700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靖新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昊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7/02 | 分類號: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led 臺燈 亮度 自動 控制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控制電路,尤其涉及一種LED臺燈的亮度自動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LED被認為是21世紀的照明光源,LED是冷光源,光效高,工作電壓低,而且能耗低,可控制好、無輻射,同樣亮度下,LED能耗為白熾燈的10%,熒光燈的50%,LED壽命可達10萬小時,是熒光燈的10倍,白熾燈的100倍,隨著能源緊缺、電價越來越高、環保要求及LED的光效的提高,用LED可替代現在臺燈普遍使用的白熾燈或熒光燈,環保無污染,另外,LED的光譜幾乎全部集中于可見光頻段,其發光效率可達80~90%,并且傳統的臺燈中的光源體使用的是交流電,所以每秒鐘會產生100-120次的頻閃,LED燈使用直流電驅動,不會產生閃爍現象,保護眼睛,可以獲得“柔和”的燈光環境,在相同的智能程度上,現今的LED臺燈的智能控制電路結構過于復雜,成本較高,不適合在各個普通家庭中的普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性價比高的LED臺燈的亮度自動控制電路。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發明包括第一電源、第二電源、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九電阻、第十電阻、第十一電阻、第十二電阻、第十三電阻、第十四電阻、第十五電阻、第十六電阻、第十七電阻、第十八電阻、第十九電阻、第二十電阻、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五電容、第六電容、第七電容、選擇開關、第一晶體三極管、第二晶體三極管、光電耦合器、發光二極管和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所述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正極電源端同時與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正電源端、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參考電壓及復位輸入端、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觸發控制端和所述第一電源的正極連接,所述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負極電源端同時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電容的負極、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負電源端、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一端連接并接地,所述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同時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第一同相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觸發禁止端連接,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偏置電流設置端與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第二輸出端同時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第二反相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容的正極連接,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第一反相輸入端同時與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二電容的負極、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和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五電容的正極連接,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第一時間調節端與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第二時間調節端和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二端連接,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第三時間調節端同時與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二端連接,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第四時間調節端與所述選擇開關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選擇開關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十一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選擇開關的第三端與所述第十二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選擇開關的第四端與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數模混合專用集成芯片的控制信號輸出端與所述第十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三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十五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晶體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十五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晶體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并接地,所述第一晶體三極管的集電極與所述光電耦合器的負極連接,所述光電耦合器的正極與所述第十六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六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源的正極連接,所述光電耦合器的發射極與所述第二晶體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晶體三極管的發射極與所述第十七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七電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晶體三極管的基極同時與所述第十九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十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十電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九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十八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光電耦合器的集電極與所述發光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發光二極管的正極同時與所述第二電源的正極和所述第十八電阻的第二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昊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昊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21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延遲燈電路
- 下一篇:一種無線傳感器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