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器用基板及制作方法、液晶顯示器及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21757.3 | 申請日: | 2013-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48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黃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3 | 分類號: | G02F1/1333;G02F1/1337;G02F1/1339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迪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顯示 器用 制作方法 液晶顯示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晶顯示器用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顯示器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包括陣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位于陣列基板以及彩膜基板之間的液晶分子層。通常為了加速液晶分子的偏轉或形成不同的液晶分子的起偏方向以形成更大的觀看視角,在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朝向液晶分子側的顯示區域內都設有液晶取向層。液晶取向層是由如聚酰亞胺等親水疏油性的材質構成,在形成的過程中所述液晶取向層在固化之前,具有流動性故通常會擴張到非顯示區域內。而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對盒后,需要由框封膠進行固化連接,而框封膠與液晶取向層之間不能形成很好的固定連接。因此為了保證最終形成的液晶顯示器的穩定性,框封膠必須與兩塊基板未形成有液晶取向層的部分有足夠寬度,這樣就導致了液晶顯示器非顯示區域過大,從而導致邊框過大,顯然采用給這種結構制作出的液晶顯示器不能滿足窄邊框液晶顯示器的需求。
發明內容
(一)發明目的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器用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顯示器及制作方法,能抑制液晶取向層向非顯示區域擴張,從而避免邊框過寬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液晶顯示器用基板的制作方法,所述基板包括顯示區域以及位于所述顯示區域外圍的非顯示區域,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非顯示區域內形成樹脂層;
在所述樹脂層以內的所述基板上形成液晶取向層;
所述樹脂層與用以形成所述液晶取向層的流體之間的接觸角大于90度。
優選地,在所述非顯示區域內形成樹脂層具體包括:
在所述非顯示區域內以構圖工藝形成所述樹脂層;
固化所述樹脂層。
優選地,采用紫外線或加熱工藝固化所述樹脂層。
優選地,
所述樹脂層所位于的區域與所述顯示區域間隔設置。
優選地,
所述樹脂層所位于的區域與所述顯示區域間隔距離為0.1~0.4mm。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液晶顯示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兩塊對盒基板的步驟,
制作所述對盒基板的方法為如上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用基板的制作方法。
進一步地,還包括形成框封膠固定連接兩塊所述對盒基板的步驟;
其中,所述框封膠分別與兩塊所述對盒基板上的樹脂層相連。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液晶顯示器用基板,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包括顯示區域以及位于所述顯示區域外圍的非顯示區域,還包括樹脂層以及液晶取向層;
所述樹脂層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非顯示區域內;
所述液晶取向層位于所述樹脂層以內的所述透明基板上;
所述樹脂層與用以形成所述液晶取向層的流體之間的接觸角大于90度。
進一步地,所述樹脂層所位于的區域與所述顯示區域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
所述樹脂層所位于的區域與所述顯示區域間隔距離為0.1~0.4mm。
進一步地,所述液晶顯示器用基板為陣列基板或彩膜基板。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液晶顯示器,包括兩塊對盒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塊對盒基板為上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用基板;
其中一塊所述液晶顯示器用基板為彩膜基板,另一塊所述液晶顯示器用基板為陣列基板。
具體地,所述彩膜基板以及所述陣列基板之間設有框封膠;
所述框封膠分別與所述彩膜基板以及所述陣列基板上的所述樹脂層相連。
(三)本發明液晶顯示器用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顯示器及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液晶顯示器用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顯示器及制作方法,在液晶顯示器用基板上增設的樹脂層;樹脂層與呈現流動性的且用以形成液晶取向層的材質之間的接觸角大于90度,從而可以很好的抑制液晶取向層在非顯示區域的擴張,從而可以減少或省去因液晶取向層向非顯示區域的擴張所占用的區域,從而非顯示區域的寬度減小了,從而用以遮蓋非顯示區域的邊框也就變窄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用基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六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用基板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七所述的液晶顯示器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175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