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青毛豆收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20710.5 | 申請日: | 2013-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0363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18 |
| 發明(設計)人: | 杭頌斌;孫永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門市萬科保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45/22 | 分類號: | A01D45/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盧海洋 |
| 地址: | 226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毛豆 收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青毛豆收獲機。
背景技術
春秋季的青毛豆植株矮小,豆莢的掛節很低,現有的收獲機均無法將這些毛豆順利收獲。
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青毛豆收獲機。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青毛豆收獲機,包括犁刀、機架、夾持裝置、自行式動力底盤和油缸,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夾持裝置Ⅰ和夾持裝置Ⅱ,所述機架前端設有犁刀,上方設有夾持裝置Ⅰ和夾持裝置Ⅱ,底端設有自行式動力底盤,所述夾持裝置Ⅰ位于夾持裝置Ⅱ前方,且上下錯開,所述機架上還設有采摘裝置,所述自行式動力底盤尾部固定有清洗箱,所述清洗箱上設有秸稈切碎器,所述夾持裝置Ⅱ底部設有導泥槽,所述夾持裝置Ⅱ上方設有導流板,下方設有皮帶式輸送帶,所述機架前方兩側設有毛刷輥,且該毛刷輥位于夾持裝置Ⅰ兩側,所述夾持裝置Ⅰ、夾持裝置Ⅱ、清洗箱、采摘裝置和秸稈切碎器之間通過傳動裝置驅動。
所述機架與自行式動力底盤之間設有支撐桿,所述機架與支撐桿頂端在支點M處鉸聯,并通過油缸的作用使機架可繞支點M作小范圍偏擺,所述支撐桿頂端位于機架的四分之一處,所述自行式動力底盤前端通過油缸與機架中部連接。
所述夾持裝置Ⅰ和夾持裝置Ⅱ均包括兩根平行的剛性導軌、鏈條、主動鏈輪和張緊輪,剛性導軌一端固聯有主動鏈輪,另一端固聯有張緊輪,所述鏈條在主動鏈輪的驅動下運動,所述鏈條上裝有高彈性的橡膠塊。
所述采摘裝置包括采摘滾筒和外殼,外殼在采摘滾筒外部。
所述毛刷輥末端通過錐齒輪付傳動,主動鏈輪通過螺旋齒輪付傳動。
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皮帶盤Ⅰ、皮帶盤Ⅱ、皮帶盤Ⅲ、皮帶盤Ⅳ、皮帶盤Ⅴ、皮帶盤Ⅵ、皮帶盤Ⅶ和皮帶盤Ⅷ,所述清洗箱依次通過皮帶盤Ⅰ、皮帶盤Ⅱ、皮帶盤Ⅴ和皮帶盤Ⅳ驅動運動,所述秸稈切碎機依次通過皮帶盤Ⅰ、皮帶盤Ⅱ、皮帶盤Ⅴ、皮帶盤Ⅳ和皮帶盤Ⅲ驅動運動,所述皮帶式輸送帶依次通過皮帶盤Ⅰ、皮帶盤Ⅱ、皮帶盤Ⅴ和皮帶盤Ⅵ驅動運動,所述采摘滾筒依次通過皮帶盤Ⅰ、皮帶盤Ⅱ、皮帶盤Ⅴ、皮帶盤Ⅵ和皮帶盤Ⅶ驅動運動,所述毛刷輥依次通過皮帶盤Ⅰ、皮帶盤Ⅱ、皮帶盤Ⅴ、皮帶盤Ⅵ、皮帶盤Ⅶ和錐齒輪付驅動運動,所述夾持裝置Ⅰ和夾持裝置Ⅱ依次通過皮帶盤Ⅰ、皮帶盤Ⅱ、皮帶盤Ⅴ、皮帶盤Ⅵ、皮帶盤Ⅶ和螺旋齒輪付驅動運動。
所述皮帶盤Ⅰ為發動機動力輸出皮帶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將豆萁連根拔起,然后夾住豆萁的根須部位再行采摘,這原理的要點是等于將低矮的豆萁拔高了一截,即將豆萁的掛節高度提高了,因而使采摘得以實行,這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毛豆的順利收獲,采摘方便,夾持裝置中的剛性導軌及高彈性橡膠塊使豆萁的夾持很牢固且不會受到損傷,導泥槽和導流板的設定能有效的在采摘過程中將泥沙與毛豆分流,高速轉動的采摘滾筒能確保毛豆采摘的清潔度,而堅固的外殼既是采摘滾筒的支承又能引導摘下的毛豆莢的流向。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采摘滾筒、導泥槽、皮帶式輸送帶和機架之間的關系圖。
圖3為圖1中夾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運作示意圖。
其中:1、犁刀,2、毛刷輥,3、夾持裝置Ⅰ,4、夾持裝置Ⅱ,5、油缸,6、導流板,7、采摘滾筒,8、外殼,9、皮帶式輸送帶,10、導泥槽,11、機架,12、秸稈切碎器,13、清洗箱,14、自行式動力底盤,15、支撐桿,16、剛性導軌,17、鏈條,18、主動鏈輪,19、張緊輪,20、橡膠塊,21、錐齒輪付,22、螺旋齒輪付,23、皮帶盤Ⅰ,24、皮帶盤Ⅱ,25、皮帶盤Ⅲ,26、皮帶盤Ⅳ,27、皮帶盤Ⅴ,28、皮帶盤Ⅵ,29、皮帶盤Ⅶ,30、皮帶盤Ⅷ。?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門市萬科保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海門市萬科保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071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耐火、耐水并且耐機械壓力的電纜
- 下一篇:分光成像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