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發電功能的雙水輪機旁側進出水式分散輸出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20141.4 | 申請日: | 2013-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527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高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C1/06 | 分類號: | E02C1/06;E02C1/08;E02B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17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發電 功能 水輪機 旁側 進出 分散 輸出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一種分散輸出系統,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具有發電功能的雙水輪機旁側進出水式分散輸出系統。
背景技術
在船舶過閘的過程中,上游大量水體經船閘輸水廊道直接排泄至下游,導致這部分水體所蘊藏的能量處于流失狀態。考慮到巨大的船舶過閘日流量和年流量,這部分水體所蘊藏的能量則相當可觀。如果對其加以合理開發利用,使其轉化為對生產生活有益的電能,在傳統能源日益枯竭而需要大力發展新能源的今天,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與此同時,隨著高水頭、大型船閘在實際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分散輸水系統以其能夠適應較高的水頭、具有較高的輸水效率和良好的船舶停泊條件等優點,在實際的工程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由于分散式輸水系統適用于高水頭船閘,水頭越高就意味著上述的這種水力資源越豐富,就越具有開發利用的價值,若不加以合理地開發與利用,對于這種水力資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發電功能的雙水輪機旁側進出水式分散輸出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具有發電功能的雙水輪機旁側進出水式分散輸出系統,包括:發電水輪機1、發電水輪機2、上級水量進入口3、水流入口閘門4、水流分路閘門5?、水流分路閘門6、水流分路閘門7、上層流管8、下層流管9、緩沖消能區10。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上級水進入口3為上級水流流入下級水流通過兩地的高度差實現發電,水流通過進水口中的水輪發電機發電和下水流出口出的發電水輪機2,發過電的水經過水流分路閘門5?、水流分路閘門6、水流分路閘門7分別選擇不同的通道進入緩沖消能區10或下一級的航道槽里,如果進入緩沖消能區10,通過下分流管7、上分流管8對水進行消能處理減少對河道的設施損壞。提供了消能的場所,為船體通航提供了非常好的環境,減小了通航的阻力和對水壩的沖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保留傳統旁側進出水式分散輸水系統優點的同時,增加了發電功能,使得上下游水位差中所蘊含的能量沒有被白白地浪費掉。
附圖說明
圖1是具有發電功能的雙水輪機旁側進出水式分散輸出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發明具有發電功能的雙水輪機旁側進出水式分散輸出系統,包括:發電水輪機1、發電水輪機2、上級水量進入口3、水流入口閘門4、水流分路閘門5?、水流分路閘門6、水流分路閘門7、上層流管8、下層流管9、緩沖消能區10。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上級水進入口3為上級水流流入下級水流通過兩地的高度差實現發電,水流通過進水口中的水輪發電機發電和下水流出口出的發電水輪機2,發過電的水經過水流分路閘門5?、水流分路閘門6、水流分路閘門7分別選擇不同的通道進入緩沖消能區10或下一級的航道槽里,如果進入緩沖消能區10,通過下分流管7、上分流管8對水進行消能處理減少對河道的設施損壞。提供了消能的場所,為船體通航提供了非常好的環境,減小了通航的阻力和對水壩的沖擊。本發明中涉及的未說明部份與現有技術相同或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大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2014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