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傳熱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19509.5 | 申請日: | 2009-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17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佐藤勇人;堀久司;瀨尾伸城;河本知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輕金屬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3K20/12 | 分類號: | B23K20/12;F28F3/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熱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傳熱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閉塞蓋槽工序,在該工序中,將蓋板插入蓋槽,該蓋槽形成于凹槽的周圍,該凹槽開口于基底構件的表面側;
接合工序,在該工序中,使接合用旋轉工具沿著所述蓋槽的側壁與所述蓋板的側面的對接部做相對移動而進行摩擦攪拌;以及
矯正工序,在該工序中,使彎曲力矩作用而在所述基底構件的表面側產生拉伸應力,從而矯正在所述接合工序中所形成的朝所述基底構件的背面側凸出的彎曲,
在所述矯正工序中,通過對所述基底構件進行推壓矯正,來矯正所述彎曲。
2.一種傳熱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熱介質用管插入工序,在該工序中,將熱介質用管插入凹槽,該凹槽形成于蓋槽的底面,該蓋槽開口于基底構件的表面側;
閉塞蓋槽工序,在該工序中,將蓋板插入所述蓋槽;
接合工序,在該工序中,使接合用旋轉工具沿著所述蓋槽的側壁與所述蓋板的側面的對接部做相對移動而進行摩擦攪拌;以及
矯正工序,在該工序中,使彎曲力矩作用而在所述基底構件的表面側產生拉伸應力,從而矯正在所述接合工序中所形成的朝所述基底構件的背面側凸出的彎曲,
在所述矯正工序中,通過對所述基底構件進行推壓矯正,來矯正所述彎曲。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傳熱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合工序中,使因摩擦熱而流動的塑性流動材料流入空隙部,該空隙部形成于所述熱介質用管的周圍。
4.一種傳熱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蓋板插入工序,在該工序中,將蓋板插入開口于基底構件的表面側的凹槽;
接合工序,在該工序中,使接合用旋轉工具沿著所述凹槽做相對移動而進行摩擦攪拌;以及
矯正工序,在該工序中,使彎曲力矩作用而在所述基底構件的表面側產生拉伸應力,從而矯正在所述接合工序中所形成的朝所述基底構件的背面側凸出的彎曲,
在所述矯正工序中,通過對所述基底構件進行推壓矯正,來矯正所述彎曲。
5.一種傳熱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熱介質用管插入工序,在該工序中,將熱介質用管插入開口于基底構件的表面側的凹槽;
蓋板插入工序,在該工序中,將蓋板插入所述凹槽;
接合工序,在該工序中,使接合用旋轉工具沿著所述凹槽做相對移動而進行摩擦攪拌;以及
矯正工序,在該工序中,使彎曲力矩作用而在所述基底構件的表面側產生拉伸應力,從而矯正在所述接合工序中所形成的朝所述基底構件的背面側凸出的彎曲,
在所述矯正工序中,通過對所述基底構件進行推壓矯正,來矯正所述彎曲。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傳熱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合工序中,利用所述接合用旋轉工具的按壓力使所述蓋板按壓所述熱介質用管的上部,并對所述蓋板的至少上部和所述基底構件進行摩擦攪拌。
7.如權利要求1、2、4及5中任一項所述的傳熱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矯正工序中,配置抵接于所述基底構件的背面側的中央附近的第一輔助構件,并將抵接于所述基底構件的表面側的周緣附近的第二輔助構件及第三輔助構件配置成隔著所述第一輔助構件位于兩側,在該狀態下,對所述彎曲進行推壓矯正。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傳熱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輔助構件由比所述基底構件的硬度還低的材料形成。
9.如權利要求1、2、4及5中任一項所述的傳熱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所述矯正工序之后,對所述傳熱板進行退火的退火工序。
10.如權利要求2或5所述的傳熱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熱介質用管的內部配置加熱器,并包括在所述矯正工序后對所述加熱器通電,使所述傳熱板退火的退火工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輕金屬株式會社,未經日本輕金屬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1950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