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質燃料中碳氫氮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19000.0 | 申請日: | 2013-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28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宏亮;蘇偉;李薇;付殿崢;湯燁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1/3504 | 分類號: | G01N21/35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 地址: | 51008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燃料 碳氫 元素 含量 測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質燃料中碳氫氮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生物質具有環境友好和可再生的雙重屬性,生物質燃料被認為是最有潛力代替石油的資源,據統計我國生物質資源現存量6.74×108t標準煤以上,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豐富的潛在可再生能源資源。生物質的基礎性質,如元素分析指標,對生物質燃料收集、加工、給料中的應用以及對燃燒鍋爐的選型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對生物質燃料元素分析指標準確測定,具有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重要意義。與煤炭相比,固體生物質燃料,除摻合物和混合物的碳含量變化范圍大(達85%~5%)、氫含量較低(1%~3%)外,其余種類的碳含量普遍在40%~55%范圍內,與煤相比總體較低;氫含量范圍為4%~6%,普遍高于煤;同時,我國煤炭氮含量平均值為0.98%,而生物質成型燃料中含氮量少于0.15%,低于煤炭。
目前,歐盟已發布了有關固體生物質燃料碳和氫含量測定方法的標準草案。但是,此標準草案只規定了碳、氫、氮測定的自動儀器法的總則,未給出詳細的操作規程,該方法的準確度也有待進一步證明。針對成型的生物質燃料,美國也制定了ASTM等相關標準,但是歸類比較分散,未成系統。我國對固體生物質燃料的檢驗方法基本上是參照煤炭檢驗方法,雖然兩者均為固體燃料,但由于組成及結構上有一定差異,煤炭的檢驗方法不能完全適用于固體生物質燃料。其中,GB/T476中規定了煤中碳氫含量的測定采用三節爐法、二節爐法和半自動法;GB/T21923中規定了煤中氮含量的測定采用開氏法和蒸汽定氮法。上述經典方法操作復雜,測定效率較低,測定周期長且對從業人員要求較高,不易掌握,難以滿足快速的測定需求。
另外,隨著大量先進技術的出現,紅外-熱導聯合法逐漸發展起來,該方法測定周期僅為5min-7min,且自動化程度高,能同時進行多組樣品測定,測定準確度和效率較為理想,展現了良好的應用前景。然而現有的高溫燃燒紅外-熱導是基于煤炭檢測而設計,在實驗室操作過程中的參數并不適宜生物質的檢測,其測定結果的準確度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生物質燃料中碳氫氮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具有測定過程快速高效、測定結果準確度高、實施成本低的優點。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生物質燃料中碳氫氮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取樣受測生物質燃料,并對受測樣品進行稱量獲得樣品質量;
步驟二,將受測樣品用加熱爐充分燃燒完全,其中,加熱爐中設有用于去除CO2、H2、N2和NOx以外的燃燒產物的爐試劑;
步驟三,采集步驟二中受測樣品燃燒產生的CO2、H2、N2和NOx,并將它們均勻混合成混合氣體貯存在混氣罐中;
步驟四,從混氣罐中取樣兩份相同體積的混合氣體樣品,其中一份混合氣體樣品分別用CO2紅外檢測池和H2O紅外檢測池進行C和H的質量測定;另一份混合氣體樣品則由去除CO2、H2O后的高純氦氣攜帶,首先進入加熱至750℃的內裝銅絲的石英玻璃管把NOx還原為N2,然后經過堿石棉和高氯酸鎂除去CO2、H2O,最后再進入熱導池進行N的質量測定;
步驟五,結合步驟四中測定得出的C、H和N的質量,混合氣體樣品相對于混氣罐中混合氣體的體積占比,以及步驟一中獲得的樣品質量,分別計算出受測樣品的全碳、全氫和全氮百分比含量C0、H0和N0,其中,該全氮百分比含量N0即為受測生物質燃料中的氮元素含量;
步驟六,測定受測生物質燃料的水分百分比含量Mad,并按照下式計算得出受測生物質燃料中的氫元素含量Had:
Had=H0-0.1119Mad,
式中,Mad為受測樣品中的水分百分比含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190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鑒別鴨骨骼肌中肌纖維類型的方法
 - 下一篇:姿勢檢測和識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