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負壓氣動式中深層水樣自動采樣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17613.0 | 申請日: | 2013-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91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孫旭光;封成龍;王昌海;趙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海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1/14 | 分類號: | G01N1/14 |
| 代理公司: | 連云港潤知專利代理事務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彥明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連云港市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氣 動式中 深層 水樣 自動 采樣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樣采樣器,特別是一種負壓氣動式中深層水樣自動采樣器。
背景技術
隨著海洋開發的進行,海洋水樣的提取技術日益受到重視。海洋水樣的提取方式很多,按其工作方式目前主要有:人工潛水、設置管道泵吸、及機械設備潛水等采樣方式。這些取樣方式存在各種問題如取樣深度、取樣量、取樣是否會造成污染,適用范圍廣不廣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利用設備在配重塊的重力作用下潛水,并利用水下負壓氣動技術實現中深層定深度水樣自動采集、拋棄配重、實現設備自動返回和帶出采樣的負壓氣動式中深層水樣自動采樣器。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是一種負壓氣動式中深層水樣自動采樣器,其特點是:包括采樣儲水室,采樣儲水室的下方設有配重裝置,在采樣儲水室和配重裝置之間設有氣液罐,所述的采樣儲水室的上部設有采樣口,下部設有與采樣口正對的排氣口,采樣口和排氣口上分別設有上密封蓋和下密封蓋,兩個密封蓋之間通過連桿連接,在靠近下密封蓋的連桿上裝有換水板;在排氣口下方設有氣液活塞缸,氣液活塞缸的活塞與前述連桿相接,氣液活塞缸活塞下方設置為儲液腔,儲液腔的底部通過管路與氣液罐相連,管路上設有環境壓力控制閥;所述配重裝置包括與氣液罐相連的配重架,配重架上設有配重塊,配重塊的兩端分別通過配重固定釋放控制閥與配重架相連,配重固定釋放控制閥通過回水管路與氣液罐相連,回水管路上設有回水控制閥,儲液腔的底部設有與回水控制閥配合的壓力觸發按鈕;所述配重固定釋放控制閥設有控制閥體,控制閥體內通過活動隔片分成進液腔和壓縮腔,進液腔中裝滿液體,所述的回水管路與進液腔連通,進液腔內設有與活動隔片相連的回位彈簧,壓縮腔內設有與活動隔片相連的配重塊固定銷;采樣前采樣儲水室和氣液罐內儲有空氣,氣液活塞缸的儲液腔和配重固定釋放控制閥的進液腔中分別灌滿液體,換水板與采樣口內壁配合密封;采樣器下潛到設定深度,環境壓力控制閥在環境水壓的作用下打開,采樣儲水室內的換水板離開采樣口,海水通過采樣口進入到采樣儲水室內,活塞繼續下行使上下密封蓋分別蓋在采樣口和排氣口上,同時氣液活塞缸的活塞觸碰到壓力觸發按鈕,回水控制閥被打開,配重固定釋放控制閥打開,配重塊脫落,在浮力的作用下采樣器返回。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所述環境壓力控制閥設有閥體,閥體內設有進氣腔和排氣腔,在進氣腔與排氣腔之間設有閥座,排氣腔內設有與閥座配合的閥芯,排氣腔內設有與閥芯相接的閥桿,進氣腔的外壁上正對閥桿設有膜片加壓室,所述閥桿的外端設置在膜片加壓室內,膜片加壓室設有與閥桿端頭配合的感壓膜片,膜片加壓室內的閥桿上設有調壓彈簧。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在氣液活塞缸的儲液腔與氣液罐相連的管路上裝有單向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自身所攜帶配重塊進行下潛,同時通過設備所攜帶空氣壓力低于設備所處環境水深所產生的壓力,進行水樣采集,當到達設定深度時,通過水壓觸發環境壓力控制閥,從而自動將氣液活塞缸內的液體壓入氣液罐中,同時使采樣儲水室采集水樣,采集完后,拋棄配重塊使設備浮力增大,自動返回。本發明可以實現在中深層(10-30米以下)定深度水樣自動采集、拋棄配重、實現設備自動返回和帶出采樣,適用于海洋養殖、海洋新能源開發、海洋水質調查和監測等多種場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環境壓力控制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配重固定釋放控制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發明,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海工學院,未經淮海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176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