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心消腫的新型中藥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17411.6 | 申請日: | 2013-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99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梁志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志梅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42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腫 新型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心消腫的新型中藥,屬于中醫藥領域。??
背景技術
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總稱,包括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其中風濕性心臟病占住院心臟病患者人數的前幾位。風濕熱是一種以侵犯心臟和關節為主的、易復發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變態反應性結締組織疾病,其臨床特點為游走性多發性關節炎、心臟炎、環形紅斑、舞蹈癥等,急性或反復發作后常遺留有明顯的心臟損害,特別是心臟瓣膜的損害,最終形成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即風濕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在我國仍為常見病之一,尤其是在40?歲以下的心臟病患者中,風濕性心臟病的相對發病率仍相當高。目前多為外科手術治療,包括閉式或直視二尖瓣分離術及二尖瓣置換術,雖然療效確切,但開胸手術創傷大,有一定的危險性與死亡率,患者痛苦大,所需費用高,因而不易為患者所接受。?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心消腫的新型中藥,用于治療心臟病,不僅可以降脂抗凝、降低血液粘稠度,溶解血栓,還可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解除血管痙攣,抗動脈硬化,可有效地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利心消腫的新型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瀉葉30-45份、佛手10-20份、蘆根8-15份、芫花15-25份、芡實12-18份、歸身10-15份、蘇子15-20份和梔子8-15份。
優化的,上述利心消腫的新型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瀉葉32-40份、佛手12-15份、蘆根10-12份、芫花17-20份、芡實15-16份、歸身12-13份、蘇子16-18份和梔子10-12份。
優化的,上述利心消腫的新型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瀉葉30份、佛手10份、蘆根8份、芫花15份、芡實12份、歸身10份、蘇子15份和梔子8份。
本發明藥物用于治療心臟病,具固本去標、復正除邪之功效,其是以調理腎臟功能為治療的中心環節,同時注重腎、心、肝、脾等臟腑的機能協調,使腎陰得滋,下元得溫、氣血得補、淤血得解、熱毒可清,不僅可以降脂抗凝、降低血液粘稠度,溶解血栓,還可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解除血管痙攣,抗動脈硬化,穩定易損斑塊;對血液、血管病變具有雙重治療作用,可有效地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發明為一種利心消腫的新型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瀉葉30份、佛手10份、蘆根8份、芫花15份、芡實12份、歸身10份、蘇子15份和梔子8份。
實施例2
本發明為一種利心消腫的新型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瀉葉45份、佛手20份、蘆根15份、芫花25份、芡實18份、歸身15份、蘇子20份和梔子15份。
實施例3
本發明為一種利心消腫的新型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瀉葉38份、佛手15份、蘆根12份、芫花18份、芡實15份、歸身12份、蘇子17份和梔子12份。
本發明藥物用于治療心臟病,具固本去標、復正除邪之功效,其是以調理腎臟功能為治療的中心環節,同時注重腎、心、肝、脾等臟腑的機能協調,使腎陰得滋,下元得溫、氣血得補、淤血得解、熱毒可清,不僅可以降脂抗凝、降低血液粘稠度,溶解血栓,還可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解除血管痙攣,抗動脈硬化,穩定易損斑塊;對血液、血管病變具有雙重治療作用,可有效地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志梅,未經梁志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174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