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放大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14404.0 | 申請日: | 2013-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53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火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新金福精密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F3/45 | 分類號: | H03F3/45;H03F1/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江蘇省蘇州市昆***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放大 電路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放大電路,特別涉及一種穩定放大電路。
背景技術
放大器的作用是給負載提供一定的輸出功率。當負載增加到一定時,輸出的功率減小,輸出的信號呈非線性失真,其工作效率低。
故需要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放大電路,其輸出功率大,性能穩定。
技術方案: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放大電路,包括運放、場效應管、二極管、電阻和電容,第二運放的反相輸入端接入交流電源,該正相輸入端通過第十八電阻接地,第二運放的輸出端通過第一可變電阻反饋到第二運放的反相輸入端,第二運放的輸出信號通過第十六電阻輸入至第三運放的反相輸入端,其正相輸入端通過第十九電阻接地,第三運放的輸出信號通過第二可變電阻反饋到第三運放的反相輸入端,第三運放的輸出信號通過第二電容輸入到第一運放的正相輸入端,第一運放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十一電阻和第一電容的串聯接地,第一運放的正相輸入端通過第十四電阻接地,第一運放的輸出端與第一二極管的負極相連,第一二極管的正極通過第三可變電阻接入正電壓,第二二極管的正極與第一運放的輸出端相連,其負極與第二三極管的基極相連,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通過第八電阻接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第二場效應管的柵極相連,第二場效應管的柵極和源極均接地;第三可變電阻與第一三極管的基極相連,該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接入正電壓,其發射極通過第三電阻與第一電阻的串聯與第二場效應管的發射極相連。
優選的,還包括第一場效應管,第一場效應管的柵極與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相連,其源極與第二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第二場效應管的漏極作為輸出端。
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是本發明輸出功率大,輸出信號的非線性失真小,工作效率高,由于采用直接耦合方式,保證電路工作穩定,有效抑制零點漂移,具有足夠高的電壓放大倍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運放、場效應管、二極管、電阻和電容,第二運放U2的反相輸入端接入交流電源,該正相輸入端通過第十八電阻R18接地,第二運放U2的輸出端通過第一可變電阻R7反饋到第二運放U2的反相輸入端,第二運放U2的輸出信號通過第十六電阻R16輸入至第三運放U3的反相輸入端,其正相輸入端通過第十九電阻R19接地,第三運放U3的輸出信號通過第二可變電阻R15反饋到第三運放U3的反相輸入端,第三運放U3的輸出信號通過第二電容C2輸入到第一運放U1的正相輸入端,第一運放U1的反相輸入端通過第十一電阻R11和第一電容C1的串聯接地,第一運放U1的正相輸入端通過第十四電阻R14接地,第一運放U1的輸出端與第一二極管D1的負極相連,第一二極管D1的正極通過第三可變電阻R6接入正電壓,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與第一運放U1的輸出端相連,其負極與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相連,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通過第八電阻R8接地,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第二場效應管Q4的柵極相連,第二場效應管Q4的柵極和源極均接地;第三可變電阻R6與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相連,該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接入正電壓,其發射極通過第三電阻R3與第一電阻R1的串聯與第二場效應管Q4的發射極相連。還包括第一場效應管Q3,第一場效應管Q3的柵極與第一三極管Q1的發射極相連,其源極與第二場效應管Q4的漏極相連,所述第二場效應管Q4的漏極作為輸出端。
本發明輸出功率大,輸出信號的非線性失真小,工作效率高,由于采用直接耦合方式,保證電路工作穩定,有效抑制零點漂移,具有足夠高的電壓放大倍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新金福精密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昆山新金福精密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144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