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去除茶飲料中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14241.6 | 申請日: | 2013-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83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媛媛;李斌;陳忠正;路海燕;殷桃;林曉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農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F3/20 | 分類號: | A23F3/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謝敏楠 |
| 地址: | 510642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去除 茶飲料 中吡蟲啉 啶蟲脒 殘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食品安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去除茶飲料中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的方法。
背景技術
茶葉中除有蛋白質、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等營養(yǎng)成分外,還富含具有抗氧化、防衰老、防癌抗癌等功能的多種次生代謝活性成分,如茶多酚、茶氨酸、生物堿和茶多糖等,故此茶被譽為“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天然保健飲料”。作為茶葉的深加工產品——茶飲料富含茶多酚、咖啡堿和茶氨酸等多種功能成分,兼具清涼解渴的特點而備受消費者青睞。2011年全國茶飲料產量已接近1200萬噸,占軟飲料總產量的10%,成為軟飲料市場上的生力軍。在現代茶樹種植中,農藥的使用控制了病蟲害的發(fā)生,對于茶葉產量的提高和質量的保證均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在當前的農業(yè)生產管理水平較低且監(jiān)管力度不足的情況下,農藥的超標使用或者安全使用間隔期控制不當等問題普遍存在,致使茶葉中農藥殘留超標現象時有發(fā)生。研究表明,茶葉中除存在脂溶性農藥殘留外,水溶性農藥的殘留問題也普遍存在。特別是以吡蟲啉和啶蟲脒為代表的水溶性農藥因溶解度高而容易向茶湯遷移進而進入茶飲料中,造成茶飲料中水溶性農藥殘留嚴重。多項研究表明,吡蟲啉和啶蟲脒具有細胞毒性,且二者均對人體外周血淋巴細胞遺傳物質有損傷作用;此外,吡蟲啉還具有一定的神經毒性。因此,尋求去除茶飲料中的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對于保障食品安全、保護消費者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去除食品中農藥殘留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雙氧水降解法、臭氧降解法、微生物或酶降解法等。但由于食品對感官品質和安全性的特殊要求,微生物或酶法僅限于食品原料預處理環(huán)節(jié)使用,不能直接添加于液態(tài)食品中。而具有強氧化性的臭氧、雙氧水等易氧化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質,進而造成茶飲料功能成分的減少。因此,上述方法均不適于去除茶飲料中的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
膜技術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學位差為推動力,對雙組分或多組分的溶質和溶劑進行分離、分級、提純和富集的方法。由于該技術具有高效、過程基本無相變、可在常溫下進行、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易于放大等優(yōu)點,已被廣泛地應用于食品加工領域。目前,膜處理技術在茶葉深加工中的應用主要集中于澄清、分離、濃縮、除菌等方面。但膜技術應用于去除茶飲料中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的研究在國內外尚未見報道。????
由于茶飲料中含有茶多酚、茶氨酸、咖啡堿、可可堿、茶堿等多種功能成分,是一個復雜的化學體系。吡蟲啉和啶蟲脒的分子量分別為255和222,這與茶飲料中的功能成分的分子量相似,甚至更小。利用一般的膜處理技術去除茶飲料中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的同時,容易把茶飲料中的功能成分一并除去,嚴重影響茶飲料的品質和保健功效。利用膜處理技術特異性去除吡蟲啉和啶蟲脒而使得茶飲料中的功能成分損失較少或者不損失,在技術上有待進一步改進。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膜技術處理茶飲料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特異性去除茶飲料中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的方法。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解決:
一種去除茶飲料中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的方法,該方法為,將茶飲料用孔徑為0.10~0.80μm的微濾膜過濾,即可除去茶飲料中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所述的微濾膜的材質為混合纖維素酯。
現有技術中一般采用納濾膜去除污水中的農藥殘留,但是運用一般的納濾膜去除茶飲料中的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時,易將茶飲料中的功能成分一起除去,對于特定的能夠去除茶飲料中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而不去除茶飲料中的功能成分,利用現有技術的納濾技術根本不可能實現。對此,發(fā)明人通過對濾膜材質及濾膜孔徑大小的大量實驗摸索,發(fā)現選用材質為混合纖維素酯(型號)的微濾膜,孔徑控制在0.10~0.80μm時,能特定、高效的除去茶飲料中的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而不影響茶飲料中的有效成分。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微濾膜的孔徑為0.10~0.45μm。
作為一種最優(yōu)選方案,所述微濾膜的孔徑為0.22μm。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茶飲料是將茶葉和水以茶水比為1:100~1:300沏得,然后過濾所得;
所述的茶水比是指茶葉和水的質量體積比。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的茶水比為1:200。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上述去除茶飲料中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的方法采用膜處理設備進行實現,膜處理設備的操作方法為:向膜處理設備中加入茶飲料;設定膜處理壓力;啟動膜處理裝置進行過濾;即可除去茶飲料中吡蟲啉和啶蟲脒殘留。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的膜處理壓力為0.01~0.02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農業(yè)大學,未經華南農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1424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