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報警系統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12804.8 | 申請日: | 2013-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44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常天春;張立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25/10 | 分類號: | B60R25/10;B60R25/102;B60Q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黃燦 |
| 地址: | 1013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報警 系統 汽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報警系統及汽車。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針對汽車司機的搶劫等犯罪行為也越來越多,尤其是針對出租車司機,其搶劫甚至殺害等犯罪現象時常發生,然而預先司機的求救措施非常少,車上沒有非常方便且有效的報警方式;現有針對出租車專門設計了GPS定位等無線報警系統,但是無線報警系統對網絡的依賴較強,而且傳統無線報警或者聲音報警都容易被歹徒發現,反而會導致更進一步的犯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報警系統及汽車,可以便捷、安全可靠的發出呼救信息,使得遇險司機得到及時關注,能盡早發現,盡早施救。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報警系統,包括:
信號接收裝置,用于接收報警人員發出的報警信號;
燈光報警裝置,用于發出具有特定圖案的燈光,以進行報警;
一報警開關,與所述信號接收裝置連接。
其中,所述報警開關安裝于汽車駕駛室內方向盤下方。
所述燈光報警裝置包括:
呈透明狀的殼體;
安裝于所述殼體內的LED發光模塊和求救圖案設置模塊,所述LED發光模塊用于朝向所述求救圖案設置模塊發射光線。
其中,所述LED發光模塊與所述報警開關電連接。
所述燈光報警裝置還包括:
安裝于所述殼體內的雙凸透鏡,所述雙凸透鏡用于將所述LED發光模塊發出的光投影至所述殼體外部;
安裝于所述殼體內的散熱翅片。
其中,所述求救圖案設置模塊包括透明基底和求救圖案層,其中所述求救圖案層包括:
固定于透明基底上的菲林,所述菲林上制作求救圖案;或
貼覆于透明基底上的不透光膜,所述不透光膜上鏤空刻出求救圖案;或
印制于透明基底上的求救圖案。
其中,所述求救圖案為“SOS”字樣,或“求救”字樣,或“遇險求救”字樣。
其中,所述燈光報警裝置安裝于汽車后保險杠,或安裝于汽車后備箱牌照燈兩側,所述燈光報警裝置朝向汽車車尾的地面傾斜投影出所述求救圖案。
所述的報警系統,還包括無線報警裝置,所述無線報警裝置用于將所述車輛的車牌信息、車主信息、車輛信息和GPS獲取的位置信息通過短信或語音的形式發送至110控制室。
本發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上述的報警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采用燈光報警,相比聲音報警,不容易被車內歹徒發現,該燈光報警裝置中,采用LED燈將求救圖案由雙凸透鏡投影至外部,可以便捷、安全可靠的發出呼救信息,使得遇險司機得到及時關注,能盡早發現,盡早施救。
附圖說明
圖1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燈光報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燈光報警裝置安裝于汽車后保險杠的結構示意圖;
圖3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無線報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殼體;2-雙凸透鏡;3-前蓋板;4-求救圖案層;5-透明基底;6-LED發光模塊;7-后蓋板;8-散熱翅片;9-電源線;10-報警開關;20-燈光報警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本發明針對現有車上搶劫犯罪等現象,車上求救措施非常少且沒有方便有效的報警方式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報警系統及汽車。
如圖1至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報警系統,包括:
信號接收裝置,用于接收報警人員發出的報警信號;
燈光報警裝置20,用于發出具有特定圖案的燈光,以進行報警;
一報警開關10,與所述信號接收裝置連接。
其中,所述報警開關10安裝于汽車駕駛室內方向盤下方。
如圖2所示,所述燈光報警裝置20包括:
呈透明狀的殼體1;
安裝于殼體1內部由前端至后端依次固定安裝前蓋板3,雙凸透鏡2,求救圖案設置模塊,LED發光模塊6,后蓋板7;其中求救圖案設置模塊包括求救圖案層4,透明基底5。
其中,前蓋板3透明,后蓋板7為導熱材料制作,后蓋板7端部安裝散熱翅片8,后蓋板7用于將LED發光模塊6的熱量導入散熱翅片8后進行散熱;
其中,所述LED發光模塊6與所述報警開關10電連接,比如通過電源線9連接。
其中,求救圖案層4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128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輔助剎車系統及實現方法
- 下一篇:一種系安全帶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