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耳道麥克風及其使用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12643.2 | 申請日: | 2013-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59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鋼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帥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9/01 | 分類號: | H04R19/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1336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麥克風 及其 使用 裝置 | ||
1.一種耳道麥克風,包括筒體(1)、拾音器(2)和語音導線A段(3),其特征是:所述筒體(1)為直筒結構,其兩端分別為耳膜端(4)和外耳端(5),在所述筒體(1)內設置有拾音腔(6)和穿線孔(7),所述拾音腔(6)位于耳膜端(4),所述穿線孔(7)貫穿筒體(1),所述拾音器(2)位于該拾音腔(6)內,所述語音導線A段(3)的一端與拾音器(2)連接,另一端穿過穿線孔(7)引出語音信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道麥克風,其特征是:在所述筒體(1)的外壁上設置有隔離消音套(13),所述隔離消音套(13)位于筒體(1)的耳膜端(4)。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耳道麥克風,其特征是:拾音器(2)為振動式壓電陶瓷換能器,所述振動式壓電陶瓷換能器包括外端頭(8)和換能振子,所述外端頭(8)設置在外耳端(5),所述筒體(1)的內壁以及外端頭(8)的左端面構成拾音腔(6),所述穿線孔(7)位于外端頭(8)內;所述換能振子包括導電基片(9),在導電基片(10)兩端分別設置有振子(11)和附著在導電基片(9)表面的壓電陶瓷層(12),在所述壓電陶瓷層(12)表面鍍有導電層,所述在導電基片(9)上且具有壓電陶瓷層(12)的一端與外端頭(8)連接,且該端與語音導線A段(3)的一段連接。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耳道麥克風,其特征是:所述拾音器(2)為駐極體電容換能器,所述拾音器(2)的駐極體膜面朝向耳膜端(4)。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耳道麥克風,其特征是:所述拾音器(2)為動圈式換能器,所述拾音器(2)的受聲面朝向耳膜端(4)。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耳道麥克風,其特征是:所述拾音器(2)為碳晶式麥克風,所述拾音器(2)的受聲面朝向耳膜端(4)。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耳道麥克風,其特征是:拾音器(2)是動鐵式麥克風,所述拾音器(2)的受聲面朝向耳膜端(4)。
8.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至7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耳道麥克風使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裝置包括耳架(14),所述耳架(14)包括耳鉤端(15)和耳根端(16),所述語音導線A段(3)的另一端與耳鉤端(15)或耳根端(16)連接,所述語音導線A段(3)為軟連接線段,在所述耳架(14)內裝配有無線語音模塊和電池;所述耳道麥克風的語音導線A段(3)從耳架(14)的耳鉤端(15)或耳根端(16)穿進耳架(14)與無線語音模塊相連。
9.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至7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耳道麥克風使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裝置包括耳架(14)和語音導線B段(17),所述耳架(14)包括耳鉤端(15)和耳根端(16),所述語音導線A段(3)為軟連接線段,所述耳道麥克風的語音導線A段(3)從耳架(14)的耳鉤端(15)或耳根端(16)穿過耳架(14)與設置在耳根端(16)的語音導線B段(17)的一端連接,所述語音導線B(17)的另一端與語音設備相連接。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耳道麥克風使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耳架(14)的耳鉤端(15)或和耳根端(16)為骨傳導耳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帥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帥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1264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