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有少有害毛羽與豐富有益毛羽的純棉紗線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11037.9 | 申請日: | 2013-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17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謝春萍;劉新金;蘇旭中;徐伯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2G3/22 | 分類號: | D02G3/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邵驊 |
| 地址: | 2141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有 有害 毛羽 豐富 有益 純棉 紗線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錠紡紗新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在細紗工序通過采用一種大直徑多段槽式空心羅拉對環錠紡細紗機前羅拉進行改進,并配合相應的工藝設置以紡制一種含有少有害毛羽與豐富有益毛羽的純棉紗線,并給出相應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通過錠子轉動實現加捻的環錠紡是最為傳統的紡紗方法,也是現時市場上用量最多、最通用的紡紗方法,工藝技術十分成熟,盡管目前出現了很多生產效率高、工藝流程短的新型紡紗技術,如轉杯紡、噴氣紡等,尤其是噴氣紡,采用高速旋轉氣流使纖維束假捻包纏成紗而徹底改變了環錠紡的加捻機制,但是這些新型紡紗方法在原料適用性和紗線總體質量上仍無法取代環錠紡。因此,目前環錠紡仍然是最主要的細紗生產方式。
然而,環錠紡并非完美,該項技術由于加捻三角區的存在使所紡紗線在毛羽與強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在3mm以上有害長毛羽控制方面存在不足。因而對于環錠紡紗技術的改進尤其是如何減小甚至消除紡紗三角區一直是紡紗研究中最熱門的課題之一,并取得了豐碩成果,例如緊密紡、纜型紡、錯位紡等。其中以緊密紡最為著名,其通過在環錠細紗機牽引裝置前增加一個纖維凝聚區,使得纖維在平行、緊密的狀態下實現加捻,以有效減小甚至消除加捻三角區,提高環錠紗在加工工藝方面的可靠性和紗線質量的一致性,尤其是大幅減少成紗毛羽。但是,目前已有緊密紡系統對成紗毛羽包括3mm及以上有害長毛羽和1-2mm有益短毛羽均大幅減少,導致紗線表面過于光潔,使得相應織物手感偏硬,影響針織物布面風格及染色性能。針對此,本發明采用在細紗工序通過一種大直徑多段槽式空心羅拉對環錠紡細紗機前羅拉進行改進,并配合相應的工藝設置以紡制一種含有少有害毛羽與豐富有益毛羽的純棉紗線,并給出相應的生產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給出一種含有少量3mm及以上有害長毛羽,但可保留豐富的1~2mm有益短毛羽的純棉紗線,并給出相應的紡紗方法,從而提高織物外觀均勻的視覺效果、弱化布面橫檔。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含有少有害毛羽與豐富有益毛羽的純棉紗線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采用環錠紡工藝;原棉采用100%新疆長絨棉,在細紗工序環錠紡細紗機上采用大直徑多段槽式空心羅拉作為前下羅拉;所述大直徑多段槽式空心羅拉直徑為55mm的鋼質空心羅拉,羅拉的空心輥筒采用不銹鋼材質,羅拉表面有規則排列的分段槽,空心羅拉內部裝有吸風組件,吸風組件呈圓弧狀,弧面上由后向前逐漸變窄的吸風狹槽,吸風組件表面有凹凸溝槽,采用密扣方式,吸風插件內的吸風片采用咬合式結合方式,多段槽式空心羅拉上方裝有可加強纖維凝聚的氣流導向板裝置。
其具體包括下述步驟:
(1)清梳聯工序:
清花采用“輕薄抓取、柔軟開松、加大落棉”的工藝原則;梳棉采用“緊隔距、輕定量、慢速度”的工藝原則;其中,一次開棉采用梳針打手,速度900-950r/min,梳棉機蓋板錫林和道夫針布采用金屬彈性針布,刺輥采用密齒針布,二次開棉的刺輥速度600-650r/min,梳棉機喂棉羅拉與刺輥隔距0.035-0.045英寸,刺輥與錫林隔距0.0065-0.0085英寸,活動蓋板與錫林隔距0.008、0.009、0.01英寸,錫林速度500-600r/min,蓋板速度260-330m/min,道夫速度750-850r/min,刺輥速度950-1000r/min,輸出速度80-90m/min,重量控制在18-23g/5m;
(2)精梳工序:
預并條并合根數為6-8根,條并卷采用22-28根預并條并合,精梳車速控制在160-260鉗次/min,采用錫林弧面角115°,頂梳密度控制在30針/cm-34針/cm,采用后退給棉方式,給棉長度4-4.5mm,落棉率控制在20-25%,精梳條定量控制在17-22g/5m,出條速度為165-175m/min;
(3)并條工序:
采用帶自調勻整單道并條工藝,車速控制在600-750m/min,精梳條6-8根并合,牽伸倍數在5.8-8.5倍之間,其中后區牽伸倍數1.1-1.6之間,棉條定量控制在19-23g/5m,羅拉隔距49×48×51mm;
(4)粗紗工序:
錠速控制在750-850r/min,粗紗定量控制在3.5-5.0g/10m,粗紗捻系數控制在105-145,羅拉隔距48×49×50mm,總牽伸倍數控制在6-11倍,后區牽伸倍數控制在1.1-1.2倍;
(5)細紗工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1103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