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承重門鉸及使用該承重門鉸的門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10709.4 | 申請日: | 2013-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56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滕世平;滕世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5D5/14 | 分類號: | E05D5/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謝偉;曾旻輝 |
| 地址: | 51043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承重 使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門鉸,特別是涉及一種承重門鉸及使用該承重門鉸的門。
背景技術
傳統應用于人防工程、艦艇船舶、隧道工程的隔離門的門鉸包括固定的半邊門鉸和活動的半邊門鉸,固定門鉸和活動門鉸均開設有通孔,通過軸穿過通孔組成門鉸,在門鉸結構上加裝滾子軸承,然后整體焊接在門板一側,而這種結構的門鉸徑向力矩大,導致門鉸與門板和門鉸與墻壁之間的連接松動,承重能力低,且門板自重較大,推力滾子軸承載了一定重力,門經常開關,容易導致軸承開裂、滾子損壞,門鉸承重能力低。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承重能力低的問題,提供一種承重門鉸及使用該承重門鉸的門。
一種承重門鉸,包括:
固位承載部,包括第一固位承載部和第二固位承載部,所述第一固位承載部頂部開設有圓錐形凹槽;
鉸軸,所述鉸軸底端形成有與所述圓錐形凹槽相匹配的圓錐形的配合部,所述鉸軸頂端可轉動地連接于所述第二固位承載部。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配合部頂端形成有平臺部,所述平臺部與所述圓錐形凹槽形成容納空間。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配合部與所述圓錐形凹槽間隙配合。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配合部和圓錐形凹槽圓錐面剖面夾角為45度~90度。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配合部套設有可遮蔽所述圓錐形凹槽的擋蓋。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固位承載部包括側板,所述側板開設有與所述鉸軸頂端相匹配的連接孔。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圓孔內壁設有滾動軸承。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鉸軸包括第一鉸軸和第二鉸軸,所述第一鉸軸底端形成有所述配合部,所述第二鉸軸可轉動地連接于所述第二固位承載部。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還包括空心管,所述第一鉸軸和第二鉸軸部分收容固定于所述空心管內。
一種門,包括門板,還包括所述的承重門鉸,所述鉸軸固定于所述門板邊緣。
上述承重門鉸及使用該承重門鉸的門,可固定于地面的第一固位承載部開設有圓錐形凹槽,鉸軸底端形成有與圓錐形凹槽相匹配的配合部,鉸軸頂端可轉動地連接于第二固位承載部。如此,門板自重可傳遞至鉸軸,鉸軸與第一固位承載部為圓錐配合,可將門板的重力分解傳遞至地面,且可傳遞較大的扭矩,轉動靈活,避免加滾子軸承,結構簡單且承重能力高。此外,還可以防止門板自重大而徑向力矩大而造成的門鉸與墻壁連接處松動,提高了門鉸的承載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承重門鉸和承重門的裝配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承重門鉸的第二固位承載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另一實施方式承重門鉸和承重門的裝配示意圖;
圖4為一實施方式承重門鉸的第一鉸軸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一實施方式承重門鉸的第二固位承載部錐形凹槽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4和圖5所示,一種承重門鉸,包括固位承載部110和鉸軸120,固位承載部110包括可固定于地面的第一固位承載部112和可固定于墻體的第二固位承載部114,第一固位承載部112相對第二固位承載部114設置;第一固位承載部112頂端開設有圓錐形凹槽1122,鉸軸120底端形成有與圓錐形凹槽1122相匹配的配合部122,鉸軸120頂端可轉動地連接于第二固位承載部114。
通過鉸軸120和門板130的連接,門板130的自重傳遞至鉸軸120,鉸軸120和圓錐形凹槽1122為圓錐配合。圓錐形凹槽1122側壁給予鉸軸120配合部122垂直于圓錐形凹槽1122側壁的支持力,此支持力可分解為豎直方向的力和水平方向的力,圓錐形凹槽1122豎直方向的力平衡門板130傳遞至鉸軸120的重力,水平方向力對稱平衡。如此,圓錐形凹槽1122與鉸軸接觸面積大,把圓柱形凹槽1122內壁分解為多個單元,每個單元承受力小,固磨損小且不易損壞,圓錐配合還可傳遞較大扭矩,轉動靈活,不用增加滾子軸承,結構簡單且節約成本。
第一固位承載部112承受力徑向力矩小,且第一固位承載部112可置于地面,通過鉸軸120與第一固位承載部112的配合,力沿軸向傳遞至,避免了第一固位置承載部112與墻壁的固定松動,提高了門鉸承重能力及可靠性。此外,安裝時可將第一固位承載部112作為受力支撐點,減少安裝難度,便于安裝。此外,還便于維護,只需向錐形凹槽1122和配合部122添加潤滑劑如黃油等,可增加轉動靈活性且減少磨損,便于維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1070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