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復眼的緊湊式雙反射型光伏聚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10542.1 | 申請日: | 2013-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1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莊振鋒;余飛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31/052 | 分類號: | H01L31/052;G02B19/00;G02B17/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駿 |
| 地址: | 310027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復眼 緊湊 反射 型光伏 聚光器 | ||
1.基于復眼的緊湊式雙反射型光伏聚光器,包括光伏電池和光學聚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聚光器件的上表面是自由曲面和折射曲面,下表面是透射平面和反射平面,折射曲面中心與反射平面中心位于同一垂直位置,自由曲面中心與透射平面中心位于同一垂直位置,自由曲面設置在折射曲面的焦點位置;所述光伏電池設置在光學聚光器件的外部,并與透射平面緊靠,光伏電池在自由曲面的焦點位置,透射平面的口徑大于光伏電池的口徑;
所述光學聚光器件各面型的具體設計步驟如下:
步驟A:確定光學聚光器件的口徑:根據光學擴展量相等方程Ei=Eo,Ei為入射到光學聚光器件的光學擴展量,Eo為從光學聚光器件出射的光學擴展量,其中n為光學聚光器件的折射率,D為光學聚光器件的口徑,θi表示入射光線與光學聚光器件入射界面法線之間的夾角,θo表示出射光線與光學聚光器件出射界面法線之間的夾角,d為光伏電池的口徑,通過已知d的值,獲得光學聚光器件口徑D的值;
步驟B:確定自由曲面的面型:在光學聚光器件上建立XOZ直角坐標系,光軸為Z軸,原點O取在光伏電池的中心位置處,F1為光束經光學聚光器件的折射曲面折射、反射平面反射后在自由曲面上會聚的焦點,Bo為反射平面上的點;根據邊緣光線原理,為使所有的光線均勻地照射到光伏電池上,假設從光伏電池Co,Ce1,C’e1上出射三條光線,其中Ce1和C’e1分別位于光伏電池的口徑兩端的兩點,令F1、Bo點的坐標分別為(F1x,0,F1z)和(Box,0,Boz),則從Co上出射光線入射到F1的單位方向矢量以及該光線經自由曲面反射到Bo的單位方向矢量根據折射定律,入射光線的單位矢量I、出射光線的單位方向矢量O以及反射平面在點F1的單位法矢N這三者關系應滿足:
式中no,nI分別為入射光線以及出射光線所在介質的折射率,n為光學聚光器件的折射率,對于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所處介質為光學聚光器件,則no=nI=n;由式(1)可進一步簡化得到:
O-I=[2-2×(O·I)]1/2×N?????(2)
自由曲面在F1點沿x軸方向上的切向單位矢量為:
其中zx為z關于x的一階偏導,即為F1點的斜率,Tx為在F1點的切向單位矢量,根據式(2)、(3)可求得經過點F1的直線方程,從而求得反射平面上的離散點;根據反射定律亦可求得從光伏電池上Ce1,C’e1發出的光線經過F1點的出射光線單位方向向量OBe1,O’Be1;通過上述方法獲得自由曲面上的四個焦點坐標,再將這些離散的焦點數據擬合,其自由曲面擬合方程為:
其中,z為矢高,c為頂點曲率半徑,k為圓錐系數,x為面型上點到光軸的距離,A1、A2、A3、A4為多項式的各項系數;
步驟C:確定反射平面的面型:由于光束與z軸平行,根據光線可逆原理,假設經反射平面上Bo點的出射光線單位方向向量為OBo=[0,0,1],則同樣可以根據式(2)、(3)求得反射平面的單位法向矢量N,切向矢量,并最終求得經過Bo反射平面的直線方程;根據步驟B中的自由曲面面型設計,我們已知從電池板上Ce1和C′e1發出的光線經過F1點的出射光線單位方向向量OBe1和O′Be1,在這里分別用IBe1和I′Be1表示,聯立反射平面的直線方程以及入射單位方向矢量IBe1和I′Be1,便可求得反射平面上的邊界點Be1和B′e1,以及經過邊界點的反射光線單位方向矢量OBe1,OBe1;
步驟D:確定折射曲面的面型:假設有一束光從焦點F1發出,該光束經反射平面反射,以及自由曲面折射后,所有的光線必將以平行于Z軸的平行光出射到平面波前W,并假設平面波前坐標為W(Wx,0,Wz),反射平面坐標為B(Bx,0,Bz),根據等光程原理,即Optical?Path?Length,可依次求得折射曲面上的一系列坐標點A(Ax,0,Az):
式中n為光學聚光器件的折射率,ni是為介質的折射率,li為光路長度,OPL為光程定值,且光程定值OPL可以由定點W1,A1,B1,F1代入式(5)求得,并且Wx=Ax,因此式(5)只有一個未知變量;至此,該光學聚光器件的設計過程基本完成,最后通過各個折射曲面面型的數據點進行曲面擬合,即得到各個曲面的面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1054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