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絲錐鏟磨機的橫向走刀架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10214.1 | 申請日: | 2013-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51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耀良;王金根;張勤娟;張群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平湖市工具廠 |
| 主分類號: | B24B3/18 | 分類號: | B24B3/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203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絲錐 鏟磨機 橫向 刀架 | ||
1.?絲錐鏟磨機的橫向走刀架,包括金屬座與圓孔,其特征在于金屬座(1)是一塊長方體的金屬座,金屬座(1)的左、右之長度為210㎜,上、下之高度為40㎜,前、后之寬度為80㎜;在金屬座(1)的前面之中心、向后鉆有第一螺紋孔(2),第一螺紋孔(2)的直徑為12㎜,深度為19㎜;在金屬座(1)的前面之左部、向后鉆挖出第一大圓孔(3),第一大圓孔(3)的直徑為46㎜,深度為8㎜;在第一大圓孔(3)的后面再向后鉆有第一小圓孔(4),第一小圓孔(4)的直徑為30㎜,深度為64㎜;第一小圓孔(4)與第一大圓孔(3)是同心圓,它們的圓心線距離金屬座(1)的左面為30㎜,它們的圓心線與金屬座(1)的前面之橫向中間線垂直、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在金屬座(1)的前面之右部、向后鉆挖出第二大圓孔(7),第二大圓孔(7)的直徑為46㎜,深度為8㎜;在第二大圓孔(7)的后面再向后鉆有第二小圓孔(8),第二小圓孔(8)的直徑為30㎜,深度為64㎜;第二小圓孔(8)與第二大圓孔(7)是同心圓,它們的圓心線距離金屬座(1)的右面為30㎜,它們的圓心線與金屬座(1)的前面之橫向中間線垂直、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第二大圓孔(7)及第二小圓孔(8)與第一大圓孔(3)及第一小圓孔(4)相應對稱;在金屬座(1)的后面之左部、向前鉆挖出第三大圓孔(14),第三大圓孔(14)的直徑為46㎜,深度為8㎜;第三大圓孔(14)向前與第一小圓孔(4)連通;第一小圓孔(4)與第三大圓孔(14)也是同心圓,它們的圓心線距離金屬座(1)的左面也為30㎜,它們的圓心線與金屬座(1)的前面之橫向中間線垂直、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第一大圓孔(3)與第一小圓孔(4)及第三大圓孔(14)連通;在金屬座(1)的后面之右部、向前鉆挖出第四大圓孔(11),第四大圓孔(11)的直徑為46㎜,深度為8㎜;第四大圓孔(11)向前與第二小圓孔(8)連通;第二小圓孔(8)與第四大圓孔(11)也是同心圓,它們的圓心線距離金屬座(1)的右面也為30㎜,它們的圓心線與金屬座(1)的前面之橫向中間線垂直、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第二大圓孔(7)與第二小圓孔(8)及第四大圓孔(11)連通;第四大圓孔(11)及第二小圓孔(8)與第三大圓孔(14)及第一小圓孔(4)相應對稱;在第一大圓孔(3)的后面之右部、向后鉆有第二螺紋孔(5),第二螺紋孔(5)的直徑為4㎜,深度為14㎜;第二螺紋孔(5)的圓心線與金屬座(1)的前面之橫向中間線垂直、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第二螺紋孔(5)的圓心線距離金屬座(1)的左面為48㎜;在第一大圓孔(3)的后面之左部、向后鉆有第三螺紋孔(6),第三螺紋孔(6)的直徑為4㎜,深度為14㎜;第三螺紋孔(6)的圓心線與金屬座(1)的前面之橫向中間線垂直、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第三螺紋孔(6)的圓心線距離金屬座(1)的左面為12㎜;第三螺紋孔(6)與第二螺紋孔(5)互相對稱;在第二大圓孔(7)的后面之右部、向后鉆有第四螺紋孔(9),第四螺紋孔(9)的直徑為4㎜,深度為14㎜;第四螺紋孔(9)的圓心線與金屬座(1)的前面之橫向中間線垂直、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第四螺紋孔(9)的圓心線距離金屬座(1)的右面為12㎜;在第二大圓孔(7)的后面之左部、向后鉆有第五螺紋孔(10),第五螺紋孔(10)的直徑為4㎜,深度為14㎜;第五螺紋孔(10)的圓心線與金屬座(1)的前面之橫向中間線垂直、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第五螺紋孔(10)的圓心線距離金屬座(1)的右面為48㎜;第五螺紋孔(10)與第四螺紋孔(9)互相對稱;在第三大圓孔(14)的前面之右部、向前鉆有第六螺紋孔(15),第六螺紋孔(15)的直徑為4㎜,深度為14㎜;第六螺紋孔(15)的圓心線與金屬座(1)的前面之橫向中間線垂直、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第六螺紋孔(15)的圓心線距離金屬座(1)的左面為48㎜;在第三大圓孔(14)的前面之左部、向前鉆有第七螺紋孔(16),第七螺紋孔(16)的直徑為4㎜,深度為14㎜;第七螺紋孔(16)的圓心線與金屬座(1)的前面之橫向中間線垂直、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第七螺紋孔(16)的圓心線距離金屬座(1)的左面為12㎜;第七螺紋孔(16)與第六螺紋孔(15)互相對稱;在第四大圓孔(11)的前面之右部、向前鉆有第八螺紋孔(12),第八螺紋孔(12)的直徑為4㎜,深度為14㎜;第八螺紋孔(12)的圓心線與金屬座(1)的前面之橫向中間線垂直、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第八螺紋孔(12)的圓心線距離金屬座的右面為12㎜;在第四大圓孔(11)的前面之左部、向前鉆有第九螺紋孔(13),第九螺紋孔(13)的直徑為4㎜,深度為14㎜;第九螺紋孔(13)的圓心線與金屬座(1)的前面之橫向中間線垂直、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第九螺紋孔(13)的圓心線距離金屬座(1)的右面為48㎜;第九螺紋孔(13)與第八螺紋孔(12)互相對稱;在金屬座(1)的左面之中心、向右開挖出一個長方體形狀的孔洞(18),長方體形狀的孔洞(18)的左、右之深度為12-14㎜,上、下之高度為4-6㎜,前、后之寬度為6-10㎜;在金屬座(1)的下面之左部、向上鉆有第十螺紋孔(17),?第十螺紋孔(17)的直徑為4㎜,第十螺紋孔(17)的上面孔口連通長方體形狀的孔洞(18),第十螺紋孔(17)的圓心線距離金屬座(1)的左面為4㎜,第十螺紋孔(17)的圓心線與金屬座(1)下面的橫向中間線垂直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平湖市工具廠,未經浙江省平湖市工具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1021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冷軋帶鋼清洗用消泡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用于核反應堆的排熱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