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村鎮生活污水組合處理系統的構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08928.9 | 申請日: | 2013-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96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鄧風;童寧;管小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郭百濤 |
| 地址: | 210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村鎮 生活 污水 組合 處理 系統 構建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組合處理系統的構建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村鎮生活污水組合處理系統的構建方法,屬于污水生物生態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自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進程逐步加快,與此同時,村鎮水環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我國不少村鎮由于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水體污染已經成為制約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瓶頸”。因此村鎮污水處理是村鎮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需要。
村鎮污水具有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水量水質不均勻性大、受納水體環境容量小等特點,村鎮污水處理工藝主要分為常規處理工藝和生態處理工藝。隨著污水處理技術發展迅猛,在傳統活性污泥法的基礎上開發出比較多的新型工藝,各種具有除磷脫氮的新工藝如SBR、AB法、A/O、A2/O工藝等,逐漸成為污水處理工藝的主流。生物膜法技術發展出生物轉盤、普通生物濾池、曝氣生物濾池等,以及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相結合的工藝。生態處理技術也由過去單獨使用土地處理、濕地處理、穩定塘等向組合工藝發展。目前村鎮污水處理存在污水收集困難、處理效率不高、建設資金缺乏、運行管理能力薄弱及污泥處理等問題,因此研發經濟高效、運行管理簡單的村鎮污水處理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供一種村鎮生活污水組合處理系統的構建方法。主體處理系統為自增氧多級生物接觸氧化床與強化除磷垂直流人工濕地,具有能耗低、經濟高效、污泥量少、維護管理方便等特點,凈化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可改善村鎮區域性的生態環境,實現水資源良性循環。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村鎮生活污水組合處理系統的構建方法,其主體處理系統為自增氧多級循環生物接觸氧化床與垂直流人工濕地,收集后的村鎮生活污水,先經自增氧多級循環生物接觸氧化床進行好氧生物處理,再進入垂直流人工濕地,在植物、微生物及基質的協同作用下進一步凈化污水,其中垂直流人工濕地采用加砌塊作為基質,強化除磷。
本發明的村鎮生活污水組合處理系統的構建方法,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自增氧多級循環接觸氧化床采用PVC懸浮填料,生物接觸氧化床根據污水水質情況設定3~5級,每級床高40~50cm,兩端設進出水箱,采用虹吸管進出水;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每級氧化床底部填料區均鋪2~3層Φ50mm的填料,上面再鋪6~8層Φ25mm的填料,填料填充率為每層接觸氧化床兩端交錯設置虹吸管,本層虹吸出水管即為下層虹吸進水管。填料經15~20天左右可自行掛膜成功。污水先進入上層生物接觸氧化床,然后逐級經虹吸進入下層,到底底部貯水箱后,再由循環水泵提升至上層床,完成一個循環周期,循環處理的次數根據處理的污水水質情況而定。每層床內填料經歷污水排空和充水的過程,可自動實現大氣復氧,污水中溶解氧濃度逐級增加,有利于污染物好氧生物降解。如場地許可,增加生物接觸氧化床級數,則可相應減少循環次數,反之亦然。
本發明的村鎮生活污水組合處理系統的構建方法,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的垂直流人工濕地分上、中、下三層,下層和中層鋪設不同直徑、不同厚度的加砌塊作為基質以強化除磷,上層為土壤基質,同時垂直流人工濕地設置穿孔布水管和穿孔集水管系統;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垂直流人工濕地下層鋪設粒徑為1~2cm加砌塊,中層鋪設粒徑4~5cm加砌塊,上層鋪設土壤;下層鋪設厚度為10~20cm,中層鋪設厚度為20~30cm,上層厚度為30~50cm。
本發明的村鎮生活污水組合處理系統的構建方法,其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的垂直流人工濕地中選用經濟作物輪種,春夏秋選擇茭白、空心菜、馬齒莧進行輪種,冬季則種植香芹,種植密度20~30株/m2。
本發明的村鎮生活污水組合處理系統的構建方法,其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的垂直流人工濕地,距離基質上表面5cm以下設置穿孔布水管,所述穿孔布水管的管徑為10~30mm,小孔孔徑5~l0mm,孔距5~10cm;距離下層基質底部5cm設置穿孔集水管,管徑為10~30mm,小孔孔徑5~l0mm,孔距5~10cm,出水流入貯水池。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生物接觸氧化床實現自動增氧,不需要機械曝氣,節省動力費用。
2、生物接觸氧化床利用生物膜工藝凈化污水,填料不堵塞,污泥量少。
3、生物接觸氧化床采用虹吸進出水,沒有復雜的機械設備,可實現自控,無需專人管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892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結構內置百葉窗系統
- 下一篇:一種無磷緩溶玻璃水處理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