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去皮榨油一體機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08700.X | 申請日: | 2013-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82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新法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新法 |
| 主分類號: | B30B9/14 | 分類號: | B30B9/14;B30B15/00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慶華 |
| 地址: | 210012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去皮 榨油 一體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榨油機,特別涉及一種去皮榨油一體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的社會上有很多的地溝油,劣質(zhì)油等不安全食用油,還存在很多轉基因植物油,這些油食用之后都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故為了獲得衛(wèi)生和安全的食用油,很多家庭開始使用家庭榨油機自榨食用油。但是現(xiàn)在的家用榨油機大部分都是直接加入油料,很多帶皮的油料沒有經(jīng)過去皮就進入榨油膛,比如花生,這樣會嚴重影響所榨出油的效果。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去皮榨油一體機,結構緊湊、使用方便且榨油效率高。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具體是這樣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去皮榨油一體機,包括殼體、與殼體底部連接的機座、物料鍋、榨油組件、動力裝置、接油桶和接渣桶,所述動力裝置設在所述機座上,所述榨油組件與所述動力裝置傳動連接,所述榨油組件包括榨油膛以及榨油螺桿,所述榨油膛上開設有進料口,所述物料鍋下方設有去皮裝置。
優(yōu)選地,所述去皮裝置包括進料斗、至少一對相向運動的轉動輥、輸送帶、出料口以及吸風通道。
優(yōu)選地,所述兩個轉動輥的轉速不同,其接口位置與進料斗相對應。
優(yōu)選地,所述輸送帶的接口在所述轉動輥下方,所述輸送帶的出口對應于所述出料口。
優(yōu)選地,所述出料口的位置對應于所述榨油膛上開設的進料口。
優(yōu)選地,所述吸風通道位于所述輸送帶上方。
本發(fā)明的去皮榨油一體機設計緊湊精巧,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且榨油效率高,可以對很多有皮油料進行去皮之后再進行榨油,保證了所榨出油的質(zhì)量與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去皮裝置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使本發(fā)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勢將更加清晰。并未刻意按比例繪制附圖,重點在于示出本發(fā)明的主旨。
圖1是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去皮榨油一體機包括殼體1、與殼體1底部連接的機座10、物料鍋2、去皮裝置3、榨油組件4、動力裝置5、接油桶6和接渣桶7,去皮裝置3設于物料鍋2的下方,動力裝置5設在機座10上,榨油組件4與動力裝置5傳動連接。
在物料鍋2底部開設有一個孔(圖未標),通過該孔使物料鍋2與去皮裝置3相聯(lián)通。榨油組件4包括榨油膛41、榨油螺桿42,榨油膛41上開設有進料口(圖未標),榨油膛與榨油螺桿42之間形成一榨油空間45,榨油螺桿42的一端部露在榨油膛41左邊外側,并在該端部套設有第一齒輪43。榨油螺桿42位于榨油膛41的內(nèi)側部分從左到右逐漸變粗,并在榨油螺桿42上設置有螺紋。在榨油膛41另一端部的下側開設有若干油縫44,榨油組件4所榨出的油從此處流出。在榨油膛41另一端部上還開設有出渣口(圖未標),用以將榨過油之后的油渣從此處排出。
動力裝置5包括動機51、渦桿52以及與渦桿52相互嚙合的渦輪53,在與渦輪53相連的的還有一個第二齒輪54,其與上述榨油組件4的榨油螺桿42上的第一齒輪43相互嚙合。
接油桶6放置在榨油組件4的榨油膛41上開設的油縫44下方,用以接裝從油縫44中流出的油;接渣桶7放置在榨油組件4的榨油膛41上開設的出渣口下方,用以接裝從出渣口中所排出的油渣。
圖2是圖1中的去皮裝置的放大示意圖。如圖2所示,去皮裝置3包括進料斗31、至少一對相向運動的轉動輥32、輸送帶33、出料口34以及吸風通道35。兩個轉動輥32的轉速不同,其接口位置與進料斗31相對應。轉動輥32是棒狀的,在其表面上分別設置有多個摩擦部位。在本發(fā)明中,轉動輥32的對數(shù)是一對也可以是多對。輸送帶33的接口在轉動輥32下方,輸送帶33的出口對應于所述出料口34。出料口34的位置對應于榨油膛4上開設的進料口。吸風通道35位于輸送帶33上方,并位于轉動輥32與輸送帶33之間的空間內(nèi)。從轉動輥32中經(jīng)過去皮的油料在通過輸送帶33輸送至榨油膛41的進料口的過程中,通過吸風通道35將油料所去的皮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發(fā)明中,轉動輥32的形狀是棒狀,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其可以為球狀等其他能夠?qū)崿F(xiàn)相同功能的形狀。
本發(fā)明的去皮榨油一體機設計緊湊精巧,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且榨油效率高,可以對很多有皮油料進行去皮之后再進行榨油,保證了所榨出油的質(zhì)量與安全。
在以上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fā)明。但是以上描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本發(fā)明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fā)明不受上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同時任何熟悉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nèi)容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凡是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內(nèi)容,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nè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新法,未經(jīng)周新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87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輪胎抓手
- 下一篇:一種藍莓降血糖饅頭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