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消除鎢離子交換工藝中SnS32-危害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07636.3 | 申請日: | 2013-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46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董海剛;王亞雄;黃迎紅;黃宗凱;盧興偉;趙家春;黃興;范興祥;吳躍東;山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貴金屬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22B3/12 | 分類號: | C22B3/12;C01G4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賽曉剛 |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除 離子交換 工藝 sns sub sup 危害 方法 | ||
1.一種消除鎢離子交換工藝中SnS32-危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對所述的高錫鎢精礦進行高壓浸出時,同時通入氧氣并保持一定的氧壓,使進入浸出液的SnS32-被同時氧化成吸附能力較WO42-弱的SnO32-,然后采用傳統的離子交換除錫方法使錫與鎢分離,具體步驟為:?
(1)將高錫鎢精礦磨碎到-320目達到98%以上;?
(2)在堿浸溫度150℃、浸出時間2.5h,氫氧化鈉用量為理論量的2.5倍,在至少0.2~0.4mpa的氧壓條件下高壓氧浸,于高壓釜中浸出磨細過的高錫鎢精礦;?
(3)抽濾并洗滌浸出渣;?
(4)采用傳統的離子交換除錫方法使錫與鎢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錫鎢精礦的進料粒徑為320目達到98%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壓條件為0.3mpa下進行高壓堿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行高壓氧浸的時間為2~3小時,優選進行堿浸的時間為2.5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高錫鎢精礦WO3的品位≥20%、錫品位在2~10%之間,其中以Cu2FeSnS4形式存在的錫占總錫的比例在0~50%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本方法對高錫鎢精礦進高壓氧浸,鎢酸鈉交前液中SnS32-占總錫的比例趨于0.45%以下,錫基本以SnO32-的形式存在,以減少離子交換樹酯對錫的吸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貴金屬研究所,未經昆明貴金屬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763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糯小麥大曲的制備工藝及糯小麥用途
- 下一篇:一種新型葡萄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