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快濱海吹填土自然脫鹽速度和提升土壤質量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07151.4 | 申請日: | 2013-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06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趙秀芳;張清;王振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泰達園林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77/00 | 分類號: | A01B7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韓敏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快 濱海 填土 自然 脫鹽 速度 提升 土壤 質量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快濱海吹填土自然脫鹽速度和提升土壤質量的方法,具體地說,是利用一種微地形,進而加速濱海吹填陸域先鋒植物鹽地堿蓬著生的方法。
背景技術
濱海吹填土是利用近海疏浚出來的海底泥通過水力吹填而形成的沉積土。受海水環境影響,吹填土含鹽量高,堿性強,顆粒細(以黏粒為主),持水量大,無效孔隙水含量高,質地粘緊。一般吹填2年以內,地表基本呈光板地狀態,無植物生存;吹填3-4年,先鋒植物鹽地堿蓬開始著生、零散生長,由于植被稀少,在降水和蒸發作用條件下,吹填土鹽分僅在表層和亞表層間進行不斷的再分配;吹填5年以上,鹽地堿蓬才得以成片生長,此時,在植物和降水的雙重作用下,剖面土壤開始脫鹽,質量有所改善。自然條件下,吹填土質量改善完全取決于先鋒植物鹽地堿蓬的著生與生長,但前期閑置時間過長,不能滿足現有吹填陸域城市生態建設速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微地形,進而加速濱海吹填陸域先鋒植物鹽地堿蓬著生的方法,進而加快濱海吹填土自然脫鹽速度和土壤質量提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加快濱海吹填土自然脫鹽速度和提升土壤質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塑造一種6%<坡度<13%的典型微地形,按12-15g/m2量,將堿蓬種子與細沙或過篩細土拌勻、撒播。
具體地,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待改陸域吹填年限的調查確認;
2)、依據吹填年限,確定塑造微地形參數:
③吹填<2年,8%<坡度<13%,坡面水平距離為1.5-3.0m,相鄰兩個微地形坡底緣水平,間距為3.0-5.0m;
④吹填2-3年,6%<坡度<10%,坡面水平距離為2.5-6.0m,相鄰兩個微地形坡底緣水平,間距為4.0-7.0m。
3)、按12-15g/m2量,將堿蓬種子與細沙或過篩細土拌勻、撒播。
優選地,所述微地形的塑造為通過外側挖掘、內部填墊的方式,邊施工邊壓實,人為塑造典型微地形。進一步,所述的壓實為邊填墊邊踩踏壓實或鐵鍬類拍打壓實。
更優選地,所述堿蓬種子的播種量為12.5g/m2。
本發明中,步驟2)中所述的微地形坡度是坡面垂直高度和水平距離的比值百分數;
本發明中,步驟2)中所述的坡底緣為微地形坡面與地面交接線;
本發明中,步驟(4)中所述的外側挖掘、內部填墊方式(如圖1所示),是以微地形地面半徑中心弧線為分界線,外側挖掘,挖掘出的土方進行內部填墊。
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微地形塑造顯著促進了濱海吹填陸域先鋒植物鹽地堿蓬著生,加速了吹填土脫鹽和土壤結構的改善。
附圖說明
圖1為人為塑造典型微地形的外側挖掘、內部填墊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本發明是一種加速濱海吹填初期先鋒植物鹽地堿蓬著生,加快濱海吹填土自然脫鹽速度和土壤質量提升的有效方法,是通過適宜微地形在坡底塑造鹽地堿蓬易生長的濕潤環境,促進其快速著陸和生長。具體改良步驟是:背景調查,確定待改陸域的吹填年限及區域環境;通過兩端挖掘、中間填墊的方式,人為塑造典型微地形,吹填<1年,8%<坡度<13%,吹填2-3年,6%<坡度<10%;按12-15g/m2量,將堿蓬種子與細沙或過篩細土拌勻、撒播。
所述的兩端挖掘、中間填墊方式為微地形下半部直接利用原有陸地,按設計坡度邊緣外側進行挖掘,挖掘出的土方填墊至未挖掘陸地,踩踏或機械壓實。所述的微地形坡度是坡面垂直高度和水平距離的比值百分數。
以下給出一個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加速濱海吹填初期先鋒植物鹽地堿蓬著生、加速吹填土自然脫鹽和提升土壤質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吹填<1年和吹填2-3年的微地形實例試驗分別在天津濱海旅游區和南港工業區吹填陸域進行,其1m土體含鹽量分別為33.4g/kg和28.7g/kg,pH分別為8.7和8.6,吹填<1年試驗區表無植物生存,為光板地,吹填2-3年試驗區地表偶爾有零散的幾株鹽地堿蓬分布。2011年2月下旬,通過外側挖掘、內部填墊方式,各塑造5處微地形,具體參數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泰達園林建設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泰達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71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效的粳稻育種方法
- 下一篇:一種自控信號轉換發送節能控制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