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錫青銅聚渣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406764.6 | 申請日: | 2013-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198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傅杰;唐文豪;張翼;邵德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5/00 | 分類號: | C22B15/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衛 |
| 地址: | 315034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青銅 聚渣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工冶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青銅聚渣劑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錫青銅聚渣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錫青銅是以錫為主要合金元素的一種合金,在有色金屬合金中具有最小的收縮率。由于錫青銅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蝕性能,由其制備所得鑄件廣泛應用于蒸汽鍋爐、船舶及其他機器設備的彈性原件和汽車及其他工業用承受摩擦的零件。
在錫青銅熔煉過程中,由于部分金屬氧化產物(如SnO)熔點低于合金熔煉溫度,使得這些氧化物以液態形式漂浮在銅水上,不易和銅水分離。如果直接進行扒渣則會造成扒渣時間過長,操作不易,同時扒渣過程中會有大量銅水隨著爐渣流失,導致成本浪費,嚴重制約錫青銅的生產發展。
為改善扒渣效果,提高生產效率,扒渣前需要使用聚渣劑將液態渣結塊聚集,以利于進行有效快速扒渣,同時減少扒渣過程中銅損失。但目前使用聚渣劑主要以進口火山灰為主,同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聚渣劑產品還未有報道,這導致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嚴重限制了國內錫青銅行業的發展。因此,研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聚渣劑,打破國外壟斷,降低生產成本,對我國錫青銅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價格低廉、使用方便、聚渣效果好的錫青銅聚渣劑。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價格低廉,使用方便、聚渣效果好的錫青銅聚渣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第一個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錫青銅聚渣劑,其特征在于:該錫青銅聚渣劑的組分與質量百分含量為:SiO2,68.1%-73.8%;Al2O3,1.5%-12.0%;Fe2O3,0.2%-3.6%;CaO,1.0%-8.9%;Na2O,4.5%-14.0%;MgO,0.3%-3.8%;K2O,0.1%-2.9%;余量為其它不可避免的雜質。
作為優選,所述組分與質量百分含量為:SiO2,69.2%-72.4%;Al2O3,2.4%-10.9%;Fe2O3,0.3%-1.9%;CaO,1.5%-7.8%;Na2O,5.3%-13.1%;MgO,0.6%-3.3%;K2O,0.2%-1.4%,余量為其它不可避免的雜質。
作為改進,所述聚渣劑的顆粒粒度在35目~80目之間。
再優選,所述聚渣劑的顆粒粒度在40目~70目之間。
本發明解決上述第二個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錫青銅聚渣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上述配方按重量稱取原料,并將稱取的原料攪拌混合均勻;
b、將步驟a所得混合料放入破碎機中粉碎,粉碎粒度在20目至100目之間;
c、將步驟b粉碎所得粉末裝袋封口,即為成品。
作為改進,所述粉碎粒度在35目~80目之間。
再改進,所述粉碎粒度在40目~70目之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填補了國內錫青銅行業在聚渣劑領域的空白,其優點在于:
1)成本低,經測算使用本發明聚渣劑相比進口聚渣劑的成本降低近60%;
2)聚渣效果好,加入本發明聚渣劑后,銅水上漂浮的液態物質迅速形成塊狀渣團,同時可明顯減少青銅鑄件夾渣,提高產品質量;
3)扒渣時間短,加入本發明聚渣劑后,聚集的塊狀爐渣相比液態渣更容易清除,同時扒渣干凈;
4)銅損小,加入本發明集渣劑后,爐渣中銅損由平均3.4kg/t降低至0.9kg/t以下;
5)在使用過程中不會污染環境,無毒、無塵、無異味。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聚渣劑的各組分質量百分比為:SiO2,71.2%;Al2O3,6.7%;Fe2O3,1.1%;CaO,4.7%;Na2O,9.6%;MgO,1.9%;K2O,0.8%,余量為其它不可避免的雜質,所有成分之和為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67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生態農田循環使用水方法
- 下一篇:蔗糖口味甜味劑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