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紡紗機的牽伸裝置中的上皮圈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05788.X | 申請日: | 2013-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85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佐藤江平;河合泰之;蘆崎哲也;林久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 |
| 主分類號: | D01H5/88 | 分類號: | D01H5/8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陳國慧;傅永霄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紡紗機 牽伸 裝置 中的 上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紡紗機的牽伸裝置中的上皮圈架。
背景技術
典型的環(huán)錠紡紗機包括一對前羅拉、一對后羅拉以及皮圈牽伸裝置,所述皮圈牽伸裝置配置在前后羅拉之間,以保持并牽伸皮圈牽伸裝置的上皮圈和下皮圈之間的粗紗。為了減少在環(huán)錠紡紗機的紡紗站之間的紡出紗線的質(zhì)量偏差并確保紗線質(zhì)量,需要確保環(huán)錠紡紗機的皮圈架、上羅拉和下羅拉之間的平行度。
日本未審專利申請公開文獻No.2001-226838公開了一種皮圈架,其包括:具有支承軸的上羅拉;具有上羅拉保持部的皮圈架主體,所述上羅拉保持部與上羅拉的支承軸接合且可繞著支承軸擺動;布置在皮圈架主體的前端部的皮圈銷;以及卷繞在上羅拉上且由皮圈銷張緊的皮圈。皮圈架主體的上羅拉保持部形成為弧形,以便沿著上羅拉的支承軸的周面定位。設置有從上羅拉保持部的前側懸垂的一對平行腿。通過每條腿的后端設置為與上羅拉的支承軸的周面接觸并且每條腿的前端按壓于下皮圈銷桿,使得設置在皮圈架主體中的皮圈銷保持為與支承軸平行。皮圈架由沖壓金屬制成。
日本未審專利申請公開文獻No.5-239722公開了一種如圖5所示的上皮圈架。如圖所示,皮圈引導件52在沿著引導件邊緣51的旋轉(zhuǎn)方向上形成有用于上皮圈53的滑動凸面54。形成在上皮圈架55的中央部的槽精確地引導形成在皮圈引導件52中的銷。皮圈引導件52安裝在上皮圈架55的中央部,并且上皮圈53由彈簧56保持拉緊。上皮圈架55的中央部和皮圈引導件52由樹脂制成。
在公開文獻No.2001-226838所公開的整體由金屬制成的皮圈架中,難以減輕皮圈架的重量。此外,皮圈架需要精密的沖壓,從而增加了皮圈架的成本。在公開文獻No.5-239722中公開的不由金屬制成而由樹脂制成的上皮圈架可以制造得重量更輕,并且成本更低。然而,因為按壓于下張力桿的背面的腿發(fā)生變形,所以皮圈銷不能保持與支承軸平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紡紗機的牽伸裝置中的上皮圈架,其中上皮圈架在確保紗線質(zhì)量的維持或提高的同時,使得重量減輕并且成本降低。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一種紡紗機的牽伸裝置中的上皮圈架包括皮圈架主體和鉤。皮圈架主體具有由樹脂制成的皮圈支承部。鉤從皮圈架主體向下延伸且固定至皮圈架主體。鉤包括剛性部件,剛性部件具有比皮圈架主體的皮圈支承部高的剛性。
需要注意的是,術語“固定”意味著不可拆卸地使分離的構件一體化。更具體而言,術語“固定”意味著形成鉤和皮圈架主體的一體構件,以便鉤的一部分通過鑲嵌成型從皮圈架主體突出,或者鉤的一部分固定地配合在皮圈架主體中。
從下面結合附圖以示例方式舉例說明本發(fā)明原理的描述,本發(fā)明的其他方面和優(yōu)點將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通過參考下面的當前優(yōu)選實施例的描述和附圖,可以最佳地理解本發(fā)明及其目的和優(yōu)點,在附圖中:
圖1A為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牽伸裝置的局部剖面?zhèn)纫晥D;
圖1B為表示圖1A的上皮圈架和牽伸裝置的中上羅拉之間的關系的示意俯視圖;
圖2A為表示圖1A的牽伸裝置的上皮圈架的皮圈架主體的放大圖;
圖2B為表示當從下面觀察時的圖1B中上皮圈架的示意立體圖,示出了一對鉤;
圖3A為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牽伸裝置的上皮圈架和中上羅拉之間的關系的示意俯視圖;
圖3B為表示圖3A的牽伸裝置的包括加強部和一對鉤的一體構件的示意立體圖;
圖4為表示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變型的各包括加強件和鉤的兩個一體構件的示意立體圖;以及
圖5為表示根據(jù)背景技術的上皮圈架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圖1A、圖1B、圖2A和圖2B描述應用于雙錠型牽伸裝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牽伸裝置。
如圖1A所示,牽伸裝置10包括一對前羅拉11和位于一對前羅拉11后方的皮圈牽伸部12。一對前羅拉11包括前下羅拉11A和前上羅拉11B。前下羅拉11A由羅拉座(未示出)支承,并且前上羅拉11B經(jīng)由支承臂(未示出)由加壓臂13支承。需要注意的是,圖1A中的左側和右側分別對應于牽伸裝置10的前側和后側。
皮圈牽伸部12包括兩對上下皮圈14、15。每個下皮圈14卷繞在皮圈銷桿16、中下羅拉17A和下部引導構件(未示出)上。每個上皮圈15卷繞在一對中上羅拉17B和上皮圈架19上。一對中上羅拉17B可旋轉(zhuǎn)地支承在支承軸18的相對端,支承軸18經(jīng)由支承臂(未示出)由加壓臂13支承。上皮圈架19由支承軸18支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未經(jīng)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5788.X/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