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尼龍66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05628.5 | 申請日: | 2013-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60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袁錦瑤;別群梅;張偉;邱添福;曹壐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立漢化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77/06 | 分類號: | C08L77/06;C08L51/06;C08F255/02;B29B9/06;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蔣海軍 |
| 地址: | 2111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改性 尼龍 66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改性尼龍66,特別涉及一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尼龍66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尼龍66是一種機械強度高,耐溶劑性好,價格適中的通用工程塑料。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汽車部件,電子電器,運動器材等領域。但在一些特殊要求的情況下仍需提高其耐磨耗性。為了提高其耐磨耗性,往往需要加入耐磨材料,如石墨,二硫化鉬,聚四氟乙烯等。石墨,二硫化鉬為無機填料,但無機填料和尼龍的親和力差,會大幅度地降低機械性能。而且給尼龍帶來“著色”的不良效果;同時聚四氟乙烯和尼龍也沒有可結合的基團,將其進行表面改性也十分困難。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1993年第3期26-30頁,公開了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的制備方法,也記載了應用于尼龍66可以具有很好的抗沖擊性能;盡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耐磨性,不失為一種尼龍的有效耐磨改性劑,但它和尼龍也不具備親和力,也沒有文件記載與尼龍66如何結合具有更好的耐磨性。中國發明專利號ZL200610117789.4公開了一種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尼龍6親和力的方法,即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用環氧樹脂包覆,后者與尼龍6有較強的親和力。開發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增韌鑄型尼龍6,提高了鑄型尼龍6的耐磨能力。然而,環氧樹脂包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過程復雜,且只適用于鑄型尼龍6聚合過程中改性。不適用于尼龍66的共混改性。南京農業大學吳賀賀(《合成材料老化與應用》2010年第39卷第3期12頁)曾研究了擠出過程中加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尼龍6,但因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未經過表面改性,與尼龍6的親和力差,只有當添加量不超過10%時才有效果。為了克服這一缺點可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顆粒表面化學改性,在許多非均相接枝改性的方法中,如固相接枝,懸浮接枝方法中,多使用可溶解聚烯烴的二甲苯之類做界面劑。
中國專利申請號:201010226880.6,發明名稱:一種用于電吹風外殼的增韌尼龍66及其制備方法,文件公開記載了尼龍66的增韌技術,采用尼龍66切片:60~85份;馬來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1~10份;乙烯類彈性體:4~30份;抗氧劑:0.1~1份;潤滑劑:0.1~1份。該方法是將尼龍切片66干燥;將尼龍切片66、增韌劑、抗氧劑和潤滑劑按重量份比例加入到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均勻后通過失重稱加入到雙螺桿擠出機中熔融,擠出造粒后冷卻,干燥,得到用于電吹風外殼的增韌尼龍66。但其并不能應用于耐磨性要求較高的工業生產中,因此顯著提高尼龍66的耐磨性,成為工業生產中必須面對的問題。
發明內容
1、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尼龍66耐磨性差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尼龍66及其制備方法,既保留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本來的耐磨性,又使其和尼龍66“鉚合”為一體,便于加入尼龍66中去,顯著地提高了尼龍66的耐磨性。
2、技術方案
一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尼龍66,由以下各質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30%
尼龍66????????????68-88%
復合抗氧劑????????0.1-0.3%
潤滑劑????????????0.5-1.7%
各種物料的質量總和為100%。所述的尼龍66的相對粘度為2.5-2.8,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為非均相馬來酸酐接枝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其平均分子量100-600萬,密度為0.936-0.946g/cm3,顆粒度:80-100目。
所述非均相表面接枝馬來酸酐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其粉料顆粒制造方法是采用酮類或酸酐為介質,馬來酸酐為接枝劑,過氧化苯甲酰、雙叔丁基過氧化異丙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過氧化己炔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混合物為引發劑,進行非均相接枝,反應溫度為80-120℃,制得總體馬來酸酐接枝率為0.5-0.8%的非均相表面接枝馬來酸酐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所述酮類為丁酮或2-戊酮;所述酸酐為乙酸酐或丙酸酐或其混合物,非均相馬來酸酐接枝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備方法按《現代塑料加工應用》1993年第3期26-30頁實施。
所述的復合抗氧劑為抗氧劑1010(四[3-(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抗氧劑168(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按照質量比例1:1的混合物。
所述的潤滑劑為乙撐雙硬脂酸酰胺(EBS)、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TS)、硬脂酸或硬脂酸鋅的一種或兩種及以上的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立漢化學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立漢化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56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