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類多靶點吡咯酮-喹啉酮型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05342.7 | 申請日: | 2013-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56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肖竹平;鄧瑞成;阿塞木古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首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71/04 | 分類號: | C07D471/04;C07D401/14;C07D401/12;A61K31/496;A61K31/4709;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6000 湖南省湘西***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類 多靶點 吡咯 喹啉 化合物 及其 制法 用途 | ||
1.一類吡咯酮-喹啉酮型化合物,它們具有如下結構通式:
式I中:
R2=、、或,R3=H、F、Cl、NH2、NHMe、OH或OMe,R4=H、NH2、NHMe、OH、OMe、Me或Et,X=N,CH,CF,CCl或CBr,R5=、、Me、Et或Pr,則R1=、、、、、、、、、、、、、、、、、、或。
2.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所上述吡咯酮-喹啉酮型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1:將2-R1乙酸加入到二氯甲烷和三乙胺中,室溫下,0.5-1.5h后加入TBTU和甘氨酸甲酯鹽酸鹽反應24h,物質的量之比:2-R1乙酸:二氯甲烷:三乙胺:TBTU:甘氨酸甲酯鹽酸鹽=1:(4-6):(4-6):(2-4):(1-2),反應完畢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分別用水、稀鹽酸、飽和碳酸氫鈉、水洗滌,無水MgSO4干燥,濃縮,用硅膠柱層析,洗脫劑為石油醚-AcOE(石油醚與AcOEt的體積比為16:1-2:1),得到2-(2-R1乙酰氨基)乙酸甲酯化合物(II);
步驟2:在室溫下將Na加入到無水CH3OH中,然后滴入2-(2-R1乙酰氨基)乙酸甲酯化合物(II),滴加完畢于室溫下反應25h,物質的量之比為:II:Na=l:(2-4),反應完畢,倒入冰水中,用乙醚萃取,水層酸化,析出沉淀,抽濾,得白色到淡黃色固體4-羥基-3-R1-2(5H)-吡咯酮(III);
步驟3:在冰水浴的條件下將2?mL?的?PCl3加入到20?mL?DMF中,攪拌10?min后加入12?mL乙醚繼續攪拌10?min?后,加入3?mmol?4-羥基-3-R1-2(5H)-吡咯酮(III),在5-10?°C的條件下反應1-6?h;反應完畢,加入飽和NaHCO3?溶液調節pH?到中性,乙酸乙酯萃取,濃縮,用硅膠柱層析,洗脫劑為石油醚-AcOEt,石油醚與AcOEt的體積比為8:1-1:1,4-氯-3-R1-2(5H)-吡咯酮(IV);
步驟4:將已干燥的4-氯-3-R1-2(5H)-吡咯酮(IV)與1-R5-5-R4-6-R3-7-R2喹啉酮混合均勻,以甲苯作溶劑,加入催化量的對甲苯磺酸,物質的量之比為:IV:1-R5-5-R4-6-R3-7-R2喹啉:對甲苯磺酸=l:(2-4):(0.05-0.1),在緩慢攪拌下逐漸升溫至回流,回流5-10h后,蒸去甲苯,柱層析純化得到目標產物吡咯酮-喹啉酮型化合物(I);
其中所述的R1、R2、R3、R4、R5和X的定義與上述的定義相同。
3.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類吡咯酮-喹啉酮型化合物具有多靶點的抗菌作用機制。
4.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類吡咯酮-喹啉酮型化合物在制備抗感染藥物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首大學,未經吉首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534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