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間坯側彎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04551.X | 申請日: | 2013-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44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楊宏凱;李慶賢;邱桂麗;張守峰;白雪蓮;王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8/02 | 分類號: | B21B38/02 |
| 代理公司: | 鞍山華惠專利事務所 21213 | 代理人: | 趙長芳 |
| 地址: | 11402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間 坯側彎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偏差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熱軋中間坯側彎程度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粗軋機在熱軋中的功能是起到對板坯進行開坯、粗加工的作用,并給精軋提供中間坯原料。但是,由于中間坯存在橫向溫度不均以及楔形等各種異常原因,造成中間坯頭部產生側彎現象,側彎嚴重時會在精軋過程中逐步累積,加重側彎的程度,從而在穿帶過程中撞擊在側導尺上造成卡鋼事故,不僅增加了廢品損失,而且嚴重影響生產的順利進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可對中間坯側彎情況進行初檢和預判,從而避免卡鋼事故,減少事故損失的中間坯側彎檢測方法。
為此,本發明所采取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中間坯側彎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與步驟為:
1、制作投光筒:
圓筒形投光筒由前部投光段和后部手柄組成;投光段一側等間距設有5個直徑為¢1.8-2.2mm的投光孔,投光段前端螺紋連接有端蓋,投光段內裝有藍色光源的發光體;手柄內裝有蓄電裝置,手柄外設有電源開關。
2、檢測時,手持投光筒,打開手柄上的電源開關,使5個投光孔中射出的藍色光線投射在高溫的中間坯上,在紅色的中間坯表面清晰地顯現出5個等間距分布的藍色光點。
3、通過對稱分布的藍色光點在中間坯橫向上的分布,直觀檢測出中間坯中心線的偏差程度。
4、移動投光筒,使藍色光點在運動的中間坯上縱向移動,當縱向移動的檢測光點有一端向中間坯外側移動,而另一端向內側移動時說明中間坯發生側彎,通過藍色光點的運動軌跡測量出中間坯縱向側彎程度;如果檢測跑偏結果在肉眼可見的5mm以上時,精軋機操作員在后續的軋制中進行偏差調整。
所述投光筒直徑為45-55mm,長度為250-280mm。
所述投光筒圓孔間距為7-10mm。
所述發光體為燈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可有效檢測出中間坯的側彎程度,實現對中間坯側彎情況的診斷和預判,并據此在精軋進行預調整,從而防止在穿帶過程中撞擊側導尺上造成的卡鋼事故,減少處理時間和廢品損失,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投光筒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中間坯側彎檢測原理圖。
圖中:端蓋1、投光孔2、投光段3、電源開關4、手柄5、中間坯6。
虛線表示藍色光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中間坯側彎檢測方法的具體步驟為:
1、制作投光筒:
投光筒為一圓筒形,直徑為50mm,總長250mm,系由前部投光段3和后部手柄5所組成,其中投光段3長度為150mm。
在投光段3的一側等間距設有5個直徑為¢2mm的投光孔2,相鄰兩個投光孔2間距為8mm。投光段3的前端通過螺紋連接有端蓋1,投光段3的內部裝有藍色光的燈泡。在手柄5內裝設有蓄電裝置,手柄5的外面設有電源開關4。
2、檢測時,手持投光筒,打開手柄5上的電源開關4,使5個投光孔2中射出的藍色光線投射在高溫的中間坯6上,在紅色的中間坯6表面清晰地顯現出5個等間距分布的藍色光點。
3、通過對稱分布的藍色光點在中間坯6橫向上的分布,可直觀檢測出中間坯6中心線的偏差程度。
4、移動投光筒,使藍色光點在運動的中間坯6上橫向移動,當縱向移動的檢測光點有一端向中間坯6外側移動,而另一端向內側移動時說明中間坯6發生側彎,通過藍色光點的運動軌跡測量出中間坯6的縱向側彎程度;如果檢測跑偏結果在肉眼可見的5mm以上時,精軋機操作員在后續的軋制中進行偏差調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455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半導體硅片脫膠工藝
- 下一篇:一種具有光觸媒作用的新型汽車空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