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配置多協議轉換技術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04525.7 | 申請日: | 2013-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78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周治平;于丹石;欽道理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2/66 | 分類號: | H04L12/6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1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置 協議 轉換 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物聯網信息轉換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配置多協議轉換技術。
背景技術:
在物聯網信息傳輸領域,首先要解決終端傳感設備通訊問題,由于設備廠商眾多,設備協議各不相同,用戶使用任何一種設備都需要參照設備廠家提供的通訊協議開發設備驅動,并將協議轉換成用戶需要的通訊格式,給用戶帶來大量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市場上也出現一些針對特定設備廠商開發一些協議轉換器,但成本高,針對設備有限,難以解決市場上物聯網大量設備聯網通訊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缺陷,提供了一種解決終端設備協議轉換的可配置多協議轉換技術。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可配置多協議轉換技術,將設備協議分解成原子對象節點,并根據設備協議做原子對象節點屬性配置和描述;根據原子對象節點屬性組建設備通訊協議幀并設置屬性,根據設備通訊協議幀屬性組建統一的映射協議,生成設備驅動;設備加載驅動后即可用統一的映射協議用于設備采集和控制。
上述技術方案中,原子對象節點分為7類:常量、地址域、控制碼、數據長度、數據域、效驗碼、結束符。
上述技術方案中,常量屬性的構成:編碼,用于標識協議幀中的常量;序號,表示常量在數據幀中的位置;信息域,常量所載的具體內容;長度,存儲常量的信息域所占的字節數;校驗,表示是否參與校驗,即數據傳送時采用的校正數據錯誤的方式。
上述技術方案中,地址域屬性的構成:編碼,用于標識協議幀中的地址域;序號,表示該地址域對象在協議幀中的位置;信息域,存儲該數據幀所要到達的地址信息;長度,表示該地址域的信息域所占的字節數;校驗,表示該地址域中的數據是否通過數據校驗來檢驗數據傳送中是否發生錯誤;傳輸順序:表示信息域信息的發送順序,先高位后低位或者先低位后高位的組成順序。
上述技術方案中,控制碼屬性的構成:編碼,用于標識協議幀中的控制碼;序號,表示該控制碼對象所在協議幀中的位置;信息域,存儲的數據中攜帶著該數據幀所要執行的操作命令內容;長度,表示該控制碼信息域的數據所占字節長度;校驗,表示該地址域數據幀是否參與校驗。
上述技術方案中,數據長度屬性的構成:編碼,用于標識協議幀中的數據長度對象;序號,表示該數據長度對象在協議幀中的位置;信息域,表示組成的所有協議幀所占的字節數,它是對整個協議幀數據長度的描述;長度,對數據長度對象信息域所占字節的描述;校驗,同樣是對該數據長度是否參與數據校驗。
上述技術方案中,數據域作為變量的載體,其屬性的構成:數據項接受的次序,即各常量數據塊的接受次序由高到低或者由低到高進行;數據項的加密計算,即是否對數據域進行加密。
上述技術方案中,變量屬性的構成:編碼,標識該協議幀中的某個變量對象;序號,表示該變量在數據域中的位置順序;信息域,存儲著該變量中的核心信息,表示該變量的內容;長度,存儲變量內容的信息域所占字節的長度。
上述技術方案中,校驗碼屬性的構成:編碼,用于標識協議幀中的校驗碼對象;序號,表示該校驗碼對象在協議幀中的位置;長度,表示存儲該校驗碼所占用的字節數;檢驗方法,表示該校驗碼是用什么方法生成的。
上述技術方案中,結束符屬性的構成:編碼,用于標識協議幀中的結束符對象;序號,表示該結束符對象在協議幀中的位置;信息域,用于存儲結束符的數據;長度,表示信息域中結束符所占用的字節數;校驗,表示該地址域中的數據是否通過數據校驗來檢驗數據傳送中是否發生錯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可配置多協議轉換技術通過分析設備或傳感器協議,并對協議進行建模,建立對象,設置對象屬性,生成協議驅動文件,然后由網關加載設計好的驅動文件,網關解析驅動并轉換為設備或傳感器能夠識別的協議,適用范圍廣,大大節省了人們時間和精力,滿足了人們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可配置多協議轉換技術的協議驅動組建原理圖;
圖2為本發明可配置多協議轉換技術的原子對象節點屬性構成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可配置多協議轉換技術的網關協議轉換原理圖;
圖4為本發明可配置多協議轉換技術的返回協議幀原子對象節點屬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452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