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冷媒式太陽能墻面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02922.0 | 申請日: | 2013-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81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萬紅;李正;姜喜善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萬紅 |
| 主分類號: | G05D3/12 | 分類號: | G05D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332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媒 太陽能 墻面 | ||
1.冷媒式太陽能墻面機,包括,太陽板(01)、陽光軸跟蹤總成(02)、活動電機座(03)、透鏡群板(1)、光伏電池板(2)、冷媒散熱箱(3)、連接支架座(4)、連接支架(5)、垂角跟蹤轉軸(6)、推桿固定環(7)、液壓推桿(8)、電機燕尾條(9)蝸桿減速微電機(10)、軸承A(11)、傘齒輪A(12)、傘齒輪B(13)、總成旋轉體(14)、電機燕尾槽板(15)、總成座固定軸(16)、傘齒輪C(17)、水平旋轉控制舌(18)、軸承B(19)、軸承座B(20)、總成座(21)、安裝板及支撐(22)、液壓閥(23)、軸承座A(24)、墻面支架(25)及南墻面(2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陽光軸跟蹤總成(02)的外觀,呈郵筒狀,由上部的總成旋轉體(14)和下部的總成座(21)組成陽光軸跟蹤總成(02)的主體;所述的總成旋轉體(14),其上部,設有對稱的軸承座A(24);所述的軸承座A(24)上,安裝有中間設有傘齒輪A(12)、傘齒輪A(12)兩側設有軸承A(11)、兩端固定于連接支架(5)上的垂角跟蹤轉軸(6);所述的垂角跟蹤轉軸(6)上的傘齒輪A(12),在傘齒輪B(13)的驅動下,可實現太陽板(01)的垂直角調整;所述的總成旋轉體(14)的底面上,安裝有活動電機座(03);所述的活動電機座(03),包括,推桿固定環(7)、液壓推桿(8)、及電機燕尾條(9)、蝸桿減速微電機(10)、電機燕尾槽板(15)、傘齒輪B(13)、水平旋轉控制舌(18)及液壓閥(23);所述的蝸桿減速微電機(10),其前端的電機軸上,設有傘齒輪B(13);所述的蝸桿減速微電機(10)后部,設有與電機燕尾槽板(15)配合的電機燕尾條(9);所述的電機燕尾條(9)的前面,與蝸桿減速微電機(10)相連接,位于電機燕尾條(9)后面的二個推桿固定環(7),固定套著于液壓閥(23)的液壓推桿(8)上;所述的蝸桿減速微電機(10),在液壓閥(23)的液壓推桿(8)驅動下,通過電機燕尾條(9)在電機燕尾槽板(15)上能做垂直運動,使位于蝸桿減速微電機(10)前端的傘齒輪B(13),分別與位于其上的傘齒輪A(12)或其下的傘齒輪C(17)相偶合,向上偶合調整太陽板(01)的垂直角;向下偶合則可調整太陽板(01)的水平角;所述的電機燕尾條(9)下方,設有與電機燕尾條(9)一體成形的水平旋轉控制舌(18);所述的水平旋轉控制舌(18)的前端,設有與傘齒輪C(17)配合的,齒距小于傘齒輪C(17)的鎖齒三枚,當蝸桿減速微電機(10)上的傘齒輪B(13)與垂角跟蹤轉軸(6)上的傘齒輪A(12),偶合時,恰好與總成座固定軸(16)上的傘齒輪C(17)相齊平,以鎖定總成旋轉體(14),定位太陽板(01)的水平方位;所述的電機燕尾槽板(15),呈“L”型結構;所述的燕尾槽板(9)的前后,分別安裝有蝸桿減速微電機(10)及液壓閥(23);所述的燕尾槽板(9),通過“L”的橫向部,安裝于總成旋轉體(14)的底部上;所述的總成旋轉體(14)底面的中心,設有軸承座B(20);所述的軸承座B(20)中,安裝有軸承B(19);所述的總成旋轉體(14),通過軸承B(19),緊實地套著在位于總成座(21)中心的成座固定軸(16)上;所述的總成座固定軸(16)上,安裝有傘齒輪C(17);所述的位于蝸桿減速微電機(10)前端的傘齒輪B(13),圍著傘齒輪C(17)作碾砣狀旋轉時,促使總成旋轉體(14)做出旋轉運動,實現太陽板(01)水平角調整;所述的總成座(21)的下方設有與安裝板及支撐(22)相連接的安裝孔;所述的總成座(21),安裝于墻面支架(25)最前端的安裝板及支撐(22)上;所述的墻面支架(25),安裝于家庭住宅的南墻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式太陽能墻面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媒散熱箱(3),包括,自攻螺絲(30)、陽光軸(31)、透鏡群支架(32)、透鏡群板(33)、低溫管口(34)、連接框(35)、安裝板(36)、光伏電池(37)、四合一架構(38)、連接螺栓(39)、散熱片(40)、封底板(41)、聚焦群(42)、連通道(43)、冷媒工質(44)、溫控器(45)、高溫管口(46)、密封環(47)及保溫層(48);所述的透鏡群板(33),采用透明度極高的樹脂注塑成上下對稱的由單體半透鏡殼矩陣的半透鏡殼體板,二張半透鏡殼體板經超聲波熱合,注入透明的化學液后形成透鏡群板(33);所述的透鏡群板(33),由自攻螺絲(30)固定安裝在四合一架構(38)的透鏡群支架(32)上,形成全封閉的作業環境;所述的四合一架構(38)上的透鏡群支架(32)、連接框(35)、安裝板(36)及散熱片(37)系是四件一體的四合一構件;所述的四合一架構(38),呈“H”結構,“H”?結構的上部是所述的透鏡群支架(32),四合一架構(38)中間的“橫”,其向上面,是所述的光伏電池(37)的安裝板(36),“橫”的向下面,是所述的散熱片(40);四合一架構(38)下部的周邊,形成所述的連接框(35);所述的連接框(35),通過連接螺栓(39)與所述的密封底板(41)相聯接,形成冷媒式太陽能板(40)的整體;所述的四合一架構(38)下方的框架上,還設有低溫管口(34)及高溫管口(46),冷媒工質(44)由低溫管口(34)輸入,從高溫管口(46)輸出;所述的溫控器(45),位于太陽能板的高溫管口(46)上,所述的溫控器(45)動作溫度350攝氏度,當溫控器(45)測得高溫管口(46)上的溫度達350攝氏度時,溫控器(45)電路接通,冷媒循環開始工作,當高溫管口(46)上的溫度下降之350攝氏度時,冷媒循環停止;所述的陽光軸(31),透過透鏡群板(33)形成密集的聚焦群(42);所述的聚焦群(42)著落的平面上,即是四合一架構(38)中的安裝板(36),光伏電池(37)安裝于其上;所述的光伏電池37)的中心軸與透鏡的中心軸,保持絕對的一致,以保證聚焦群(42)的焦點能著落于光伏電池(37)的中心點上;所述的光伏電池(37)與透鏡群板(33)間的距離,受制于透鏡群板(33)的焦距;所述的冷媒式太陽能板(03)的兩側及底部設有保溫層(4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萬紅,未經李萬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292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模具的二次脫模頂針安裝結構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不銹鋼菜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