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管狀連接桿裝置及骨外固定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01023.9 | 申請日: | 2013-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172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夏和桃;李剛;唐佩福;彭愛民;夏洪菁;劉利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廣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66 | 分類號: | A61B17/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婷婷 |
| 地址: | 211218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狀 連接 裝置 固定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骨外科使用的骨外固定裝置,以及采用該裝置組合成的不同構型的固定器。
背景技術
股骨是人體最長的管狀骨,近側起始于髖關節,遠側到膝關節。在股骨上常見的骨折有股骨頸骨折、轉子間骨折、轉子間下骨折、股骨干骨折。傳統治療方法有非手術療法和手術內固定方法。對于穩定性骨折或損傷程度較輕者,絕大多數均可獲得滿意療效。但損傷嚴重和粉碎性骨折的病例,骨折不愈合,股骨頭壞死、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等并發癥也是倍受關注的問題,其中有的股骨頭壞死率高達40%。髖部損傷的治療并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對此骨外固定提供一些新的治療理念和模式。骨外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可見于?Ilizarov?應用環式外固定器治療股骨頸骨折。榮金剛等在1995年前后也曾報道和推廣應用起重機式外固定器治療股骨頸骨折。近些年來,仍有應用骨外固定治療股骨轉子部骨折的報告,說明該方法具有一定的臨床使用價值實踐證明,但也還存在很多的缺點,如固定器重量重,?妨礙肢體活動,構件通用性差,鋼針無法調節角度,裝配不靈活,?功能少,難于滿足治療需要。
本發明深入對股骨頸骨折、轉子間骨折、轉子間下骨折、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學特點進行了深入研究。股骨干是指小轉子水平至髁上的部分,形狀并不規則,上端呈圓柱形,向下延行轉呈橢圓形,至髁上部位則呈三角形。股骨干是指股骨轉子至股骨下干骺端。骨干呈輕度向前弧形,周圍有豐富的、強大的肌肉附著,尤其是前部的骨四頭肌,后側的二頭肌和內側的內收肌。股動靜脈在中上段走行于股骨的內側,在下段走行于后側。坐骨神經走行于股骨的后側深淺肌群之間。大腿皮下有堅韌的深筋膜,尤其是外側的闊筋膜。股骨干由堅厚的骨皮質組成,表面光滑,后方有一粗線為肌肉附著處,股骨粗線有加強股骨干堅固性的作用,臀大肌、內收大肌、內收短肌、股內側肌、外側肌和股中間肌及二頭肌的短頭和其他的肌肉起自或止于股骨的近側和遠側。由于不同肌肉所產生的作用力,在不同部位的骨折可造成典型的畸形。臀中、小肌附著于大轉子,在骨折位于其附麗點的遠側,它們可外展近側骨折塊。髂腰肌止于小轉子,可屈曲和外旋骨折塊,雖然髂腰肌在完整的股骨時可有內旋作用,在旋轉軸的改變和近側骨干骨折后,肌肉即起到外旋的作用。幾個肌肉附著于股骨遠端,內收大肌止于遠側股骨的內側面,引起中段骨折的向外成角畸形,此向外側的成角畸形,形成了外側的張力帶。
從股骨生物力學特點看,管狀結構具有最承受負重和強度特點,可抵御成角應力,但抗扭轉應力并非最好。股骨外觀呈向前向外的弧度,在中1/3處更明顯,向前的弧度更有利于四頭肌發揮伸膝作用。股骨較其他長骨承受更大的應力。Koch?的應力分析理論證明,在靜態負重時,若股骨頭負荷45kg,則在股骨近端內側骨皮質能產生540kg/6.45??cm的應力,該處是應力集中的部位,順骨干而下,應力逐漸減少。
股骨干骨折經常是由高能量的創傷引起,更常見于在30歲以下的男性,股骨骨折比較多見,多因摩托車或汽車事故引起。骨折的類型是依據暴力的性質和作用方向決定。直接暴力垂直作用于骨的長軸可產生橫斷或短斜形的骨折,并有局部軟組織損傷;間接暴力形成的骨折,一般為長斜型或螺旋型骨折。如沿著股骨長軸的暴力損傷,可引起髖和膝關節的損傷。老年人的損傷常是旋轉暴力引起,形成長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并有輕度的粉碎。股骨骨折粉碎的程度常與損傷時直接作用在股骨的能量有關。股骨骨折的部位不同,可導致特定的骨折移位,如股骨上1/3骨折時,斷端的移位方向較有規律,骨折近段因受髂腰肌,臀中、小肌和其他外旋肌群的牽拉,表現為屈曲、外展和外旋畸形,骨折遠段因受內收肌群的牽拉而向上、向內和向后移位;股骨中1/3骨折時,斷端除有重疊畸形外,無一定移位規律,需視外力作用而定,一般遠端因受內收肌的牽拉,可能引起向外成角畸形;股骨干下1/3骨折時,典型的表現為近端內收,向前移位,遠端因受腓腸肌的牽拉向后屈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管狀連接桿裝置及骨外固定器,要解決現有鋼針固定夾及骨外固定器操作復雜、重量重、鋼針難于調整角度,功能單一、無法靈活組裝構型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這種管狀連接桿裝置,由管狀連接桿、鋼針固定夾、鋼針組成;
所述鋼針固定夾連接于管狀連接桿上,鋼針固定夾由鋼針壓墊、鋼針墊片、底座和螺栓組成;螺栓依次穿過鋼針壓墊、鋼針墊片和底座上的孔并鎖緊;
所述鋼針壓墊中心開有螺紋孔,鋼針壓墊的反面帶有一圈凸邊,凸邊上間隔分布有兩兩對應的鋼針安裝口,鋼針穿過鋼針安裝口,并夾固于鋼針壓墊和鋼針墊片之間,鋼針的尖端連接在術骨上;
所述鋼針墊片中心開有無螺紋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廣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廣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0102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