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硅灰石活化生產中量元素礦物質肥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99630.6 | 申請日: | 2013-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30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石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1458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硅灰石 活化 生產 元素 礦物質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型肥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硅灰石活化生產中量元素礦物質肥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本”。近幾十年來,我國農業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但農業資源環境狀況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尤其是土壤環境狀況。由于長期不合理的施肥方式,特別是化學肥料氮肥的大量施用、大氣酸沉降和工業污染物侵入,造成土壤板結、土壤毒化、土傳病害、土壤酸化、土壤鹽漬化等愈加嚴重,而土壤營養元素比例失調和酸化是其中的主要誘因,這其中包括鈣、硅、鎂、硫、氯等中量元素的全面缺失。據全國土壤測試分析,以上世紀80年代產量水平下的養分豐缺指標衡量,全國耕地中量元素鈣在缺素臨界值以下的占64%,鎂占53%,缺硅約4000萬噸/年,另外,硫、氯等元素也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全國耕地土壤酸堿度pH?值30年平均下降了0.6個單位,酸化耕地面積(pH<5.5)從30年前的7%,上升到目前的18%;我國農田、園地土壤酸化加劇,南方大部分地區、膠東半島和東北部分地區土壤酸化尤為嚴重,直接影響農業生產,測土配方施肥數據統計分析表明:我國南方14省(區、市)土壤?pH小于6.5的比例由30年前的52%擴大到65%,小于5.5的由20%擴大到40%,小于4.5的由1%擴大到4%,酸化最嚴重的廣東、廣西、四川等省(區),pH小于4.5的耕地土壤比例分別為13%、7%和4%。其直接后果是農作物的產量下降,品質降低、口感變差、有毒有害農產品事件層出不窮。在此大背景下,土壤調理和農業環境生態修復是一項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它們也是解決我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之間日益尖銳矛盾的重大課題,應引起全社會的思考和關注。
眾所周知:土壤是巖石風化的產物,在土壤結構中,?50%由土壤孔隙組成,內含空氣和水份;而在另50%的土壤固體中,礦物質占了45%,有機質占5%。這些礦物質提供了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磷、鉀、硅、鈣、硫、氯、鎂、鐵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它們的含量、種類和賦存形式直接影響著作物的生長、產量和品質。對于南方酸性土壤地區,長期以來,這些礦物質營養元素得不到有效補充,加之酸性降水對這些營養元素的淋溶作用和作物吸收等因素,土壤中這些礦物質元素非常缺乏,據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的數據:目前廣東土壤中缺鉀達90%以上,硅、鈣、鎂、硫等的缺乏程度維持在50%上下,并缺乏多種微量元素。因此,開發弱堿性的、以土壤缺乏的鈣、硅、鎂、硫、氯為主要成分的礦物質復合肥料,在目前大背景下就顯得尤其重要和迫切。這種復合肥料能中和或抑制土壤的酸性,補充土壤所需要的中量元素組分,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場溯源型革命,從土壤被破壞的源頭,找尋各種元素的平衡規律,恢復土壤的原有性狀和理化性質。它對于“調養”土壤,提高耕地質量和永續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本項目是將硅灰石活化,生產一種以中量元素為主的、帶有弱堿性特征的礦物質肥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以制備出一種以中量元素鈣、硅、鎂、硫、氯為主的礦物質肥料為目的。且所制得的產品具有生產成本低、物料來源廣、市場潛力大的優勢。
本發明通過在硅灰石中加入石膏、白泥、白云石,并在助添加劑的作用下,使硅灰石中的鈣、硅組分活化,并連同石膏、白泥和白云石中的鈣、硫、鎂、氯一起,組合成以鈣、硅、鎂、硫、氯為主要成分的、帶有弱堿性特征的中量元素肥料。一種利用硅灰石活化生產中量元素礦物質肥料的方法,按照質量百分比計硅灰石20%~80%,石膏5%~60%,白泥6%~60%,白云石5%~65%,助添加劑A和B?1%~5%組成混合物料。其中,助添加劑A為鉀長石、白云母、伊利石或碳酸鉀中的一種以上;助添加劑B為芒硝、食鹽或氟化鈉中的一種以上。助添加劑A和B之間的重量用量比為1:0.5~1:2。將混合物料進行球磨至粒徑小于0.10mm;然后烘干至混合物料的含水率小于6%;再將烘干后的混合物料成型加工成粒徑為1~2cm的球粒,并進入活化窯內進行焙燒活化,溫度控制在800~1100℃,焙燒時間0.5~4小時;焙燒活化后的球粒進行冷卻、粉碎,可制成礦物質復合肥料,最后包裝成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勢:
(1)生產原料均由天然礦物所組成,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的特點,比現有復合的生產成本降低50%以上。
(2)生產的復合肥料中中量元素組分齊全,可達到平衡施肥的效果。
(3)利用特制的助添加劑,可使活化溫度從傳統的1200℃,反應時間5小時以上,縮短到800~1100℃,焙燒時間0.5~4小時,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大大降低。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996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