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土壤含水率分布式測量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98355.6 | 申請日: | 2013-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43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施斌;曹鼎峰;魏廣慶;嚴珺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蘇州南智傳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5/56 | 分類號: | G01N25/5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陳建和 |
| 地址: | 21009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土壤 含水率 分布式 測量方法 系統 | ||
1.一種土壤含水率分布式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碳纖維光纜植入土壤中,所述碳纖維光纜為具有內加熱功能的碳纖維溫 度感測光纜,由內到外依次包括光纖、碳纖維、護套;
步驟二、對步驟一所述碳纖維光纜進行通電加熱,利用DTS解調設備解調、記錄碳 纖維光纜通電加熱過程中的溫度值;所述DTS解調設備基于拉曼光時域反射測量技術進 行分布式溫度測量,感溫元件為步驟一所述碳纖維光纜;
步驟三、運用數據分析軟件計算碳纖維光纜溫度特征值,根據碳纖維光纜溫度特征 值與土壤含水率之間的線性關系:w=kTt+b計算出土壤含水率,其中w為土壤含水率, Tt為碳纖維光纜溫度特征值,k和b為常數,通過標定試驗確定;所述碳纖維光纜溫度 特征值為通電加熱后碳纖維光纜形成的溫度場梯度不再改變時,選取一個特征時間區間 內的等時間間隔所測得的溫度值的算數平均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含水率分布式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纖維光纜 每隔0.5~1米設置一個溫度測量點;步驟三中所述等時間間隔為1分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含水率分布式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標定試 驗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將碳纖維光纜依次植入若干組預配含水率的土壤中,所述碳纖維光纜為具 有內加熱功能的碳纖維溫度感測光纜,由內到外依次包括光纖、碳纖維、護套;
步驟b、對步驟a所述各碳纖維光纜進行通電加熱,利用DTS解調設備解調、記錄 各碳纖維光纜通電加熱過程中的溫度值;所述DTS解調設備基于拉曼光時域反射測量技 術進行分布式溫度測量,感溫元件為步驟a所述碳纖維光纜;
步驟c、運用數據分析軟件計算各碳纖維光纜溫度特征值,并擬合出碳纖維光纜溫 度特征值與土壤含水率之間的線性關系:w=kTt+b,其中w為土壤含水率,Tt為碳纖 維光纜溫度特征值,k和b為常數;所述碳纖維光纜溫度特征值為通電加熱后碳纖維光 纜形成的溫度場梯度不再改變時,選取一個特征時間區間內的等時間間隔所測得的溫度 值的算數平均值。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含水率分布式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組 預配含水率的土壤為4~6組。
5.一種土壤含水率分布式測量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纖維光纜、加熱電源、 DTS解調設備、具有數據分析軟件的計算機,所述碳纖維光纜為具有內加熱功能的碳纖 維溫度感測光纜,由內到外依次包括光纖、碳纖維、護套;所述DTS解調設備基于拉曼 光時域反射測量技術進行分布式溫度測量,感溫元件為所述碳纖維光纜;所述碳纖維光 纜分別與加熱電源、DTS解調設備連接,DTS解調設備連接具有數據分析軟件的計算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蘇州南智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大學;蘇州南智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9835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稻復合微生物肥料
- 下一篇:一種利用蔗渣制備的土壤改良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