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稀土育珠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98348.6 | 申請日: | 2013-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129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fā)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興德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6000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稀土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珍珠養(yǎng)殖方法,屬于水產貝類養(yǎng)殖技術。
背景技術
稀土在農作物上的應用是稀土應用的一個新領域,中國已是一個把稀土作為商品用于農業(yè)生產的國家,這些年來稀土的應用領域逐漸擴大到林業(yè)、畜牧業(yè)和漁業(yè)。
常規(guī)的育珠方法,仔、小蚌的生長速度過慢,培育時間長,2~3年才達10㎝;珠質分泌慢,珍珠產量低,每只5克左右,周期長達36個月;珠質低,優(yōu)級珠不到30%。
本發(fā)明旨在探索稀土應用的新領域,并使珍珠養(yǎng)殖在產量與質量上有一個新的突破。
發(fā)明內容
?????為此,本發(fā)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在珍珠養(yǎng)殖的各個時期,用適量濃度的稀土溶液處理仔、小蚌,細胞小片與懷珠母蚌;培育仔、小蚌,則在育蚌營養(yǎng)土中添加100~200ppmRE,或在養(yǎng)殖仔、小蚌的水體中潑灑0.1~0.2ppmRE;對細胞小片和傷口;養(yǎng)殖懷珠母蚌時,可采用注射或浸泡及潑灑等方法,注射即從蚌的斧足溝中注射稀土生理鹽水溶液,用量為1~5mgRE/kg蚌,時間為每月一次,浸泡即用100~500ppm稀土液浸泡洗凈的母蚌,用量為1mgRE/kg蚌,浸泡時間為每月一次,每次2小時,潑灑即向育蚌水體潑灑稀土溶液,使稀土濃度為為0.2~0.3ppm,時間為每月兩次。
本發(fā)明詳述如下:
稀土對蚌體內某些酶如DNA酶類等有激活的作用,可加速Ca2+的轉運以及替代Ca2+的作用,因而可促進仔、小蚌的生長,珠囊的形成,珠質的分泌及色澤的改善,縮短珍珠生長周期,提高珍珠的產量和質量。
培育仔、小蚌時,按常規(guī)的養(yǎng)殖方法進行,只需在營養(yǎng)土中添加100~200ppmRE,或在養(yǎng)殖仔、小蚌的水體中潑灑0.1~0.2ppmRE,潑灑RE的水質要求PH<7,水透明度>30㎝,潑灑在5~10月份晴朗天氣進行,時間在上午8~9時,每月兩次。
處理細胞小片時,在0.5%的生理鹽水中加入RE,使之含RE500~1000ppm,然后用此液在分離外套膜手術時浸泡細胞小片,手術完成后用此液沖洗傷口。
在養(yǎng)殖懷珠母蚌時,可采用注射方法處理,0.5%的生理鹽水配制成3000~30000ppm的稀土溶液,然后把蚌撐開加塞,從斧足溝中注射稀土生理鹽水溶液0.5~0.8ml,(以每公斤蚌1~5mgRE計),在5~9月份每月注射一次,浸泡方法處理懷珠母蚌時,先用PH6.0~7.0清水配制成100~500?ppm的稀土溶液,把洗凈的母蚌放入上述配成的二倍重的稀土液中,浸泡時間為每次2小時,5~10月份,每月浸泡一次,還可采用向放養(yǎng)懷珠母蚌的水體潑灑稀土溶液的方法,先用PH6.0~7.0清水配制成8萬ppm左右的稀土母液,潑入池中的稀土母液的量使水池中的稀土濃度為00.1~0.2ppm,潑灑一般在5~10月份晴朗天氣上午8~9時進行,潑灑時要求水質PH6.0~7.0,水透明度>30㎝,潑灑每月兩次。處理懷珠母蚌時,用注射法和浸泡法中一種與潑灑法結合使用。
在上述珍珠養(yǎng)殖的各個時期采用稀土處理后,小蚌的生長速度加快35%~65%,當年的蚌可達8㎝,育珠周期縮短60%,育珠12個月50%可5g/只,珍珠產量提高30%~90%,最大產珠為25g/只,平均10g/只,優(yōu)級珠比例達58%以上,比原來優(yōu)級珠比例28%提高30個百分點,投產比提高到20~30%。
本發(fā)明利用原有的育珠技術和設備養(yǎng)殖珍珠,方法簡單、操作容易、且育珠周期縮短,珍珠產量與質量有較大幅度提高,有著明顯的經濟效益,因此是一種投入少收益大的育珠新技術,值得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例1:幼、小蚌培育階段,把拌有100?ppmRE的營養(yǎng)土,按常規(guī)方法放入吊養(yǎng)盤中,加入6月份剛出池的0.3㎝左右蚌仔,密度為2只/c㎡,養(yǎng)殖半個月左右,7月,仔蚌長約2㎝,分盤,盤中同樣加有上述營養(yǎng)土,密度0.5只/c㎡,養(yǎng)殖半個月左右,8月份幼蚌長3~4㎝,分盤,盤中同樣加有上述營養(yǎng)土,密度0.25只/c㎡,養(yǎng)殖半個月左右,9月份幼蚌達5.5~6.5㎝,然后再分盤,密度0.12只/c㎡,笠年四月,40%以上仔達12㎝。
細胞小片和傷口的稀土處理:
在0.5%的生理鹽水中加入RE,使之含RE500?ppm,然后用此液在分離外套膜手術時浸泡細胞小片,手術完成后用此液沖洗傷口。實驗結果表明,成珠率達98%,傷口的愈合時間和珠質的始泌期提前10天,養(yǎng)殖12個月每只蚌的產珠量達6g/只,(3g/只)比對照高90%。
懷珠母蚌養(yǎng)殖階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興德,未經蔣興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983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