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油液分離的加熱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96925.8 | 申請日: | 2013-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194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龔伶 | 申請(專利權)人: | 龔伶 |
| 主分類號: | C10G31/06 | 分類號: | C10G3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分離 加熱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液分離裝置,具體是用于油液分離的加熱系統。
背景技術
在石油開采過程中,常常需要向地下注水將石油從地下帶出,開采出的油水混合物需要通過油水分離器實現分離,以便后續的石油加工。現有油水分離器在通過燃燒機對油水分離器中的油液進行加熱后,油液中油煙和水同時分離排出,這不便于油煙收集,排放出的油煙易造成環境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對油水分離后的油液中的油和油煙進行分離,從而便于油煙收集的用于油液分離的加熱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用于油液分離的加熱系統,包括鍋體、轉鼓、減速器、電機及燃燒機,所述轉鼓設置在鍋體內,所述減速器穿過鍋體底部且與轉鼓連接,所述電機與減速器連接,所述轉鼓側壁設置有沿豎直方向設置且與鍋體內側壁接觸的刮片,鍋體與轉鼓之間構成有油液流通空間,鍋體設有接通油液流通空間的油液進口和油液出口;所述鍋體的外側壁連接有套殼,套殼與鍋體之間構成有通風室,套殼的側壁設有接通通風室的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燃燒機設置有燃燒室,通風室的進風口與燃燒室接通;所述鍋體構成通風室部分的側壁有兩層,且兩層側壁之間構成有內置金屬液的金屬液容置空腔。本發明金屬液容置空腔優選內置鉍錫合金,在高溫作用下,鉍錫合金融化成鉍錫合金金屬液。
所述油液進口設置在鍋體的底部,油液出口靠近鍋體的頂部。本發明將油液進口和油液出口分別設置在靠近鍋體的底部和頂部,如此,油液在油液流通空間流通時能增加油液與加熱鍋體的接觸時間。
所述進風口靠近套殼的頂部,出風口靠近套殼的底部。如此,熱風在通過通風室時,能使構成通風室的加熱鍋體側壁均能受熱。
所述鍋體連接有分隔金屬液容置空腔構成上下兩個空腔的分隔板。
所述鍋體側壁連接有緊固分隔板的金屬夾層加強法蘭。本發明通過金屬加強法蘭,增強了鍋體兩層壁板之間的結構,分隔板不易脫落。
本發明根據水、油液中產生油煙的物質蒸發點的不同,將預先分離出水的油液進行高于蒸發水時的溫度進行油煙分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的鍋體內設置有轉鼓,轉鼓的側壁設置有與加熱鍋體內側壁接觸的刮片,轉鼓在轉動的過程中,刮片刮過的部分油液變薄,通過轉鼓的轉動和刮片的刮動,油液流通空間內的油液形成薄膜式加熱,如此,能使油液流通空間內的油液均勻受熱,避免了通過油液流通空間內的油液局部受熱;通過本發明對油煙進行分離,可對分離出的油煙進行收集,如此能避免環境污染。
(2)本發明設置有金屬液容置空腔,且金屬液容置空腔分成上下兩個空腔,使液體竄動量減小,上方的空腔內的溫度高于下方空腔內的溫度,如此,使油在本發明中更容易加熱到需求的溫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為:1、鍋體,2、轉鼓,3、減速器,4、套殼,5、通風室,6、進油管,7、出油管,8、燃燒機,9、燃燒室,10、金屬夾層加強法蘭,11、出風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
如圖1所示,用于油液分離的加熱系統,包括鍋體1、轉鼓2、減速器3、電機及燃燒機8,其中,轉鼓2設置在鍋體1內,減速器3穿過鍋體1底部且與轉鼓2連接,電機作為轉鼓2轉動的動力源,其與減速器3連接。轉鼓2側壁設置有沿豎直方向設置且與鍋體1內側壁接觸的刮片,鍋體1與轉鼓2之間構成有油液流通空間,鍋體1設有接通油液流通空間的油液進口和油液出口,油液進口設置在鍋體1的底部,油液出口靠近鍋體1的頂部。油液進口連接有進油管6,油液出口連接有出油管7。
鍋體1的外側壁連接有套殼4,套殼4與鍋體1之間構成有通風室5,套殼4的側壁設有接通通風室5的進風口和出風口,進風口靠近套殼4的頂部,出風口靠近套殼4的底部。燃燒機8設置有燃燒室9,通風室5的進風口與燃燒室9接通。鍋體1構成通風室5部分的側壁有兩層,且兩層側壁之間構成有內置金屬液的金屬液容置空腔,其中,鍋體1連接有分隔金屬液容置空腔構成上下兩個空腔的分隔板,鍋體1側壁連接有緊固分隔板的金屬夾層加強法蘭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龔伶,未經龔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9692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