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稻鴨共作生產綠色稻米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96823.6 | 申請日: | 2013-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44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梁明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句容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稻鴨共作 生產 綠色 稻米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種養復合生態系統,特別涉及一種采用稻鴨共作生產綠色稻米的方法,給消費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
背景技術
近年來,農藥和化肥等農用化學物質的廣泛應用,雖然對大幅度提高農作物質量和產量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也帶來了農副產品有害物質超標、質量下降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心腦血管疾病、癌癥、不孕不育等疾病發病人員歷年增多,發病年齡提前,令人堪憂,食品安全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導致含有殘存農藥、化肥的農副產品給消費者帶來危害。
采用稻鴨共作生產綠色稻米的方法,能大幅度減少水稻生產過程中農藥、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稻米中農藥、化肥的殘留量,給消費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稻鴨共作”是指水稻移栽活棵后將雛鴨(役鴨)放入稻田,一是利用鴨子旺盛的雜食習性,取食稻田內的雜草和害蟲;二是利用雛鴨不間斷的活動、耘耙,產生渾水刺激水稻生長;三是鴨子排泄的糞便作為肥料,供水稻生長利用。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全生育期內少施或不追施化學肥料、不使用化學農藥。白天、夜晚,鴨子一直生活在稻田中,稻鴨形成一個相互依賴、共同促進的復合生態體系,充分發揮和利用鴨子除草、治蟲的功能。
目前,各地所進行的稻鴨共作,一是前期基肥化學肥料施用量大,化學除草后投放鴨苗,化學農藥、肥料殘留量大;二是大多是圍網后簡單將鴨苗放入水稻田間,長期灌深水,水稻根系發育不良,不能正常烤田,水稻抗逆性差,嚴重影響產量;三是整個稻鴨共作的栽培技術和方法沒有建立健全規范的技術體系。如CN?101099455?A《綠色環保型立體稻鴨共作技術》中公開內容,如CN?101647377?A《一種新型立體稻鴨共作方法》中公開內容,如CN?1926951?A《利用鴨群種植有機水稻的方法》中公開內容。
因此,需要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內容來建立健全規范的技術體系,在確保稻米放心、安全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水稻產量。
本發明創造的效果和優點:本發明與常規水稻生產相比,生產過程中只使用有機肥,不使用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物質,降低稻米中農藥、化肥的殘留量,給消費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通過開挖深溝,既解決了長期灌深水水稻不能烤田、烤田鴨苗不能在田間正常生活的難題,水稻通過烤田,增強了抗逆性,有效地提高了產量,據測產每畝水稻產量提高60—80Kg;通過稻鴨共作體系中大量的試驗數據指標建立健全了規范的技術體系,使規模生產有據可循,給消費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生產技術方案:
⑴田塊選擇:選擇土質肥沃、排灌方便、易于保水的連片稻田,圩區漏水田、丘陵崗地高低不平、保水困難的田塊不宜選用;
⑵秧苗標準及栽插密度:秧苗采用肥床旱育和人工栽插(機插秧因苗小、株距小不易采用),秧齡4—5葉,苗高18—22cm,株距×行距為16—18cm×28—32cm,每株栽3—5苗;
⑶圍網建棚:一個放養單元面積2500—4000㎡,放養80—120只(如面積過大,鴨數過多易打堆,既傷鴨又損苗),選用網眼1.5—2cm的尼龍網、每隔4—6m釘樁扣網,網高80—100cm,基部采用樹枝叉及竹木勾反插壓實(常規土壓往往會因鴨苗的活動和灌水流動而隨水流失,容易逃鴨),在網內埂邊搭建4—6㎡簡易棚,棚周圍建一個25—35㎡的初放區;
⑷開挖深溝:一個放養單元開挖深溝寬80—100cm深40—60cm的儲水溝2—4條,供水稻烤田時鴨苗正常活動;
⑸鴨苗品種:選用一日齡麻鴨或役用鴨,如CN?102972338?A《稻鴨共作中的一日齡放鴨方法》中公開了一種麻鴨或役用鴨;
⑹投放時間:水稻栽插后6—10天;
⑺田間管理:每667㎡施足優質農家肥600—800Kg作基肥,除烤田外,共作期間田間須保持水層6~8cm;
⑻及時收鴨:水稻穗期灌漿時應及時收鴨,防止鴨子叼穗,影響水稻產量。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
⑴秧苗標準及栽插密度:秧齡4.5葉,苗高20cm,株距×行距為17cm×30cm,每株栽4苗;
⑵圍網建棚:一個放養單元面積3250㎡,放養100只,選用網眼1.8cm的尼龍網、每隔5m釘樁扣網,網高90cm,基部采用樹枝叉及竹木勾反插壓實,在網內埂邊搭建5㎡簡易棚,棚周圍建一個30㎡的初放區;
⑶開挖深溝:一個放養單元開挖深溝寬90cm深50cm的儲水溝3條,供水稻烤田時鴨苗正常活動;
⑷鴨苗品種:選用一日齡麻鴨或役用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句容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未經句容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9682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粗骨料混凝土及變頻加壓振動制備方法
- 下一篇:封閉空腔內零件焊接裝備及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