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膜分離脫除變換氣中二氧化碳的工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96758.7 | 申請日: | 2013-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18303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1-23 |
| 發明(設計)人: | 于品華;王祥云;毛松柏;孔凡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團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1B3/50 | 分類號: | C01B3/50;C01B31/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湯志武 |
| 地址: | 21004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離 脫除 換氣 二氧化碳 工藝 方法 | ||
1.一種膜分離脫除變換氣中二氧化碳的工藝方法,包括預處理工序和膜分離系工序,變換氣經預處理步驟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分離工序是:從預處理工序來含飽和水分的潔凈氣經過第一級膜分離器分離后,截留氣為合格的凈化氣,送出界外;滲透氣為含有二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經壓縮機壓縮提壓、冷卻、過濾后進入第二級膜分離器,第二級膜分離后的截留氣是富含氫氣的混合氣,與原料氣進行混合回收氫,第二級膜分離的滲透氣為純度較高的二氧化碳送出界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預處理工序是:將含二氧化碳的變換氣首先減壓和旋風分離除去大部分油霧和液滴,而后經三級精密過濾并依次與二段膜分離壓縮器及伴熱管伴熱后,進入膜分離工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是預處理系統設有增濕器,當變換氣中水分非飽和時,由增濕器將氣體中的水分加至飽和。
4.根據權利2所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是變換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為20%-50%,經減壓閥減壓后變換氣壓力小于2.0MPa,溫度小于50?oC。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膜分離器為平板卷式膜或中空纖維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膜分離器的膜材料采用的是促進傳遞膜,該類型的膜以多孔超濾膜為支撐層,以含有-NH2、NH、-COOH、F-、吡啶功能基團或其混合物的聚合物為選擇層。
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選擇層的膜材料為多乙烯多胺、聚乙烯胺或聚胺基烯酸鈉鹽中的一種,所述聚胺基烯酸鈉鹽為聚丙烯酸鈉-共聚-丙烯酰胺、聚酰胺共混硅納米顆粒、聚N-乙烯基-γ-胺基丁酸鈉、聚N-乙烯基-γ-胺基丁酸鈉-共聚-丙烯酸鈉或N-乙烯基-γ-氨基丁酸鈉-丙烯酸鈉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多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選擇層的膜材料為聚乙烯胺與小分子胺的混合物,所述小分子胺為單乙醇胺、二乙醇胺、羥乙基乙二胺或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選擇層的膜材料為N-甲基二乙醇胺共聚三甲酰氯、聚烯丙基胺-聚乙烯醇共聚物、聚苯胺納米顆粒摻雜聚乙烯胺、乙二胺修飾的聚乙烯胺、三乙烯基四胺和三甲酰氯界面聚合形成的聚酰胺、季戊四乙烯二胺摻雜聚乙烯胺、3,3’-二胺-N-甲基二丙基胺與三甲酰氯的共聚物或聚乙烯胺-聚乙二醇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團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團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96758.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