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碳復合材料內微裂紋和孔洞的觀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96311.X | 申請日: | 2013-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90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孫銀潔;李秀濤;胡勝泊;宋永忠;王俊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G01N1/28;G01N1/3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麗 |
| 地址: | 1000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材料 裂紋 孔洞 觀測 方法 | ||
1.一種碳/碳復合材料內微裂紋和孔洞的觀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為:
第一步,將待觀察的碳/碳復合材料切割成小塊,然后放入模具中;
第二步,將樹脂、固化劑和熒光粉進行混合并攪拌均勻,然后注入到第一步的模具中,并進行固化,固化完成后將模具中的固化產品取出;
第三步,對第二步中取出的固化產品的下表面進行打磨,然后連續加清水沖洗潤滑;
第四步,對第三步打磨后的樣品的表面進行拋光;
第五步,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所拋光的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碳復合材料內微裂紋和孔洞的觀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的模具為圓桶,其內徑為30mm,高為2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碳復合材料內微裂紋和孔洞的觀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的樹脂為雙酚A環氧樹脂,固化劑為乙二胺,熒光粉為四氯四溴熒光劑,且樹脂、固化劑和熒光粉的質量比為50ml:8-10ml:0.1-0.3g。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碳復合材料內微裂紋和孔洞的觀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固化溫度為室溫,固化時間為6-10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碳復合材料內微裂紋和孔洞的觀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的打磨分為粗磨和精磨,首先進行粗磨然后進行精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碳/碳復合材料內微裂紋和孔洞的觀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粗磨過程為:用400號的水砂紙對樣品進行粗磨,所用力為9N,單點加力,轉速為200轉/分鐘,時間為3分鐘,粗磨完用水或含清潔劑的溶液用超聲波清洗樣品,最后用電吹風吹干樣品。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碳/碳復合材料內微裂紋和孔洞的觀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精磨過程為:采用1200號標準水砂紙進行精磨,過程中以流動的水進行沖洗,所用力為9N,單點加力,同向旋轉,轉速為200轉/分鐘,時間為5分鐘;樣品磨完進行清洗和吹干。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碳復合材料內微裂紋和孔洞的觀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的拋光過程為:將拋光所使用的帆布分別記為1號、2號和3號,其直徑為10mm;
首先在1號帆布上涂抹上粒度為9微米的金剛石拋光膏,對樣品的表面進行拋光,拋光過程中滴加潤滑液,單點加力為5N,轉速為150轉/分鐘,反向旋轉,時間為3分鐘;拋光完成后超聲波清洗去除金剛石顆粒;
接下來在2號帆布上涂抹上粒度為3微米的金剛石拋光膏,對樣品的表面進行拋光,單點加力為5N,轉速為150轉/分鐘,反向旋轉,時間為3分鐘;拋光過程中滴加潤滑液;
最后在3號帆布上涂抹上粒度為0.05微米的金剛石拋光膏,對樣品的表面進行拋光,拋光過程中滴加潤滑液,反向旋轉,單點加力,轉速為100轉速/分鐘,時間為3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未經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9631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調節寬度的衣架
- 下一篇:一種帶導流板的海底管道保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