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海市浮樓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93767.0 | 申請日: | 2013-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4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傅元韜 | 申請(專利權)人: | 傅元韜 |
| 主分類號: | B63B35/44 | 分類號: | 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朱俊峰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市浮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設置在水面(湖泊、水庫,海洋)上用于生活、工作的海市浮樓。
背景技術
地球表面積的71%是海洋,陸地也有部分面積是大型湖泊水庫。人類雖然有“水晶宮”的神話,卻不可能真實地在水里安家落戶。關于海洋城市,有日本的“樁柱填海式”實踐,有歐美的“海底浮球式”等構思。均不能經濟有效地大面積的形成生產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為人類提供一個廉價安全、可以世世代代在海洋里面落戶移民繁衍、生活工作的海市浮樓。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海市浮樓,包括球形容器、均勻設在球形容器下部四周的四根浮筒、設在球形容器頂部的中央樁柱以及水平設在中央樁柱下部的平臺,平臺上表面四周與中央樁柱上部之間通過斜拉鋼纜連接,中央樁柱頂部設有風車,中央樁柱為空心結構,球形容器內部分別與中央樁柱和四根浮筒連通,中央樁柱的中心線與球形容器的豎直中心線重合,中央樁柱和球形容器沿豎直中心線方向設有電梯,球形容器底部通過纜繩連接有沉錨。
所述球形容器和四根浮筒的上部連接處設有加強筋板,每根浮筒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自動控制水位的浮力艙,浮筒的中部設有至少兩層的工作生活區。
所述每根浮筒的外端中心處均設有連接件。
所述中央樁柱下部設有位于平臺下方的密封門。
所述球形容器、四根浮筒、中央樁柱和平臺均采用鋼材制成,鋼材的外表設置均有防腐功能的硅酸鹽材料層。
所述海世浮樓至少設有四個,兩個海世浮樓之間通過連接件和銷軸連接,每個海世浮樓的平臺下表面平行設有兩條高速列車懸浮軌道,相鄰兩個海世浮樓的高速列車懸浮軌道彼此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海市浮樓是海洋城市浮力樓的簡稱。本發明是一個由復合材料(鋼材及其表面的硅酸鹽材料)制作的浮力體結構。本發明構思的哲學依據是:根據伏羲太極圖,一陰一陽。陰在下(球形容器的下半部和十字型結構的四根浮筒在水下),產生浮力,提供在水里居住生活生產空間;陽在上(球形容器的上半部和圓形結構的平臺在水面上,平臺為空中花園,接受陽光雨露和自然能源,并在平臺上采用休閑農業的種植方式,陰陽互補穩定和諧,形成天人合一的生態場。中央樁柱起到穩定平臺和提供風車的作用,上下交通,構成一體。
本發明是亙古未有的新構思,是移民海洋的新技術,本發明可以先在內湖或水庫做一個模型,逐步總結經驗,形成生產力,向海洋發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多個海市浮樓連接狀態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海市浮樓,包括球形容器1、均勻設在球形容器1下部四周的四根浮筒2、設在球形容器1頂部的中央樁柱3以及水平設在中央樁柱3下部的平臺4,平臺4上表面四周與中央樁柱3上部之間通過斜拉鋼纜5連接,中央樁柱3頂部設有風車6,中央樁柱3為空心結構,球形容器1內部分別與中央樁柱3和四根浮筒2連通,中央樁柱3的中心線與球形容器1的豎直中心線重合,中央樁柱3和球形容器1沿豎直中心線方向設有電梯7,球形容器1底部通過纜繩8連接有沉錨9。
球形容器1和四根浮筒2的上部連接處設有加強筋板10,每根浮筒2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自動控制水位的浮力艙11,浮筒2的中部設有至少兩層的工作生活區12,每根浮筒2的外端中心處均設有連接件13。
中央樁柱3下部設有位于平臺4下方的密封門14。
球形容器1、四根浮筒2、中央樁柱3和平臺4均采用鋼材制成,鋼材的外表設置均有防腐功能的硅酸鹽材料層。
如圖2所示,海世浮樓至少設有四個,兩個海世浮樓之間通過連接件13和銷軸連接,每個海世浮樓的平臺4下表面均平行設有兩條高速列車懸浮軌道15,相鄰兩個海世浮樓的高速列車懸浮軌道15彼此連接。
本發明的水下部分的每根浮筒2的直徑約15米,在浮筒2的上圓弧和下圓弧高3米處,間隔出可以自動控制水位的浮力艙11,增減水量調整沉降;浮力艙11之間的兩層結構的工作生活區12高約9米,是人類生活居住工作場所。各個客房都由防彈玻璃制作的“巨大陽臺”,陽臺外面有氣泡發生器,防止藤壺等海洋生物附著生長,保持始終如新的透明度。四根浮筒2之間是一個球形容器1(大廳),十字型的浮筒2沉在水下約10米左右,球形容器1直徑的二分之一約25米露出水面。球形容器1底部的正中央通過纜繩8和沉錨9固定在岸上,防止波浪使本發明漂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傅元韜,未經傅元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937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馬格納斯效應的新型機翼
- 下一篇:一種自行車及其后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