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護背心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93171.0 | 申請日: | 2013-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136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小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小鋒 |
| 主分類號: | A41D13/00 | 分類號: | A41D1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燕肇琪 |
| 地址: | 710075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護 背心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戶外用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防護背心。
背景技術
當積雪內部的內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時,便向下滑動,引起大量雪體崩塌,人們把這種自然現象稱之為雪崩。雪崩對登山者、當地居民和旅游者是一種很嚴重的威脅。在高山探險遇到的危險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為經常和慘烈的,常常造成“全軍覆沒”。因雪崩遇難的人要占全部高山遇難人數的1/2~1/3。目前市面所售防護背心多具備堅硬外殼,以減輕雪崩沖擊對人們身體造成的傷害,這種防護背心因其保護范圍較大而質量較重,大大增加人體負荷,使人們在雪山行走時步履維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護背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防護背心重量過大的問題。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防護背心,包括防護罩,防護罩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個高強氣壓罐,高強氣壓罐的頂部設置有氣咀,防護罩的頂部設置有氣囊,氣囊通過氣咀與高強氣壓罐連接。
本發明的特點還在于,
防護罩與氣囊之間連接有第一安全帶。
防護罩上與氣囊相對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安全帶,第二安全帶上設置有卡扣。
防護罩上設置有拉桿,拉桿與高強氣壓罐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防護背心重量過大的問題。而且,本發明可在雪堆下形成空氣穴,氣囊中含有足夠的空氣,可在雪崩過程及雪崩后形成足夠的浮力,幫助穿戴者頭部始終在雪上方并且減輕其身體所受傷害;此外,本發明氣囊中的空氣可供人們呼吸2~3小時,延長人們的存活期,為挖掘、尋找爭取更多的時間,極大提高雪崩埋住后的存活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防護背心的結構圖。
圖中,1.防護罩,2.高強氣壓罐,3.氣囊,4.第一安全帶,5.第二安全帶,6.卡扣,7.拉桿,8.氣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防護背心的結構,包括防護罩1,防護罩1的形狀與使用者背部形狀相吻合,重點保護使用者脊椎,與傳統防護背心相比較本發明耗材少,重量輕。防護罩1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個高強氣壓罐2,高強氣壓罐2的頂部設置有氣咀8,防護罩1的頂部設置有氣囊3,氣囊3通過氣咀8與高強氣壓罐2連接。防護罩1上設置有拉桿7,拉桿7與高強氣壓罐2連接。防護罩1與氣囊3之間連接有第一安全帶4。防護罩1上與氣囊3相對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安全帶5,第二安全帶5上設置有卡扣6。
其使用方法為,將第一安全帶4和第二安全帶5套入使用者身體上,通過調節第二安全帶5上的卡扣6,使防護罩1緊貼于使用者身體表面,當發生雪崩時,該使用者只需用力將拉桿7拉下,高強氣壓罐2通過氣咀8迅速向氣囊3中沖入空氣,充氣只需2~3秒鐘,氣囊3膨脹形成空氣穴從而保護了使用者的頭及脖子,氣囊3中沖入的空氣足以維持2小時,為營救贏得了足夠的時間。
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防護背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防護背心重量過大的問題。而且,本發明可在雪堆下形成空氣穴,氣囊中含有足夠的空氣,可在雪崩過程及雪崩后形成足夠的浮力,幫助穿戴者頭部始終在雪上方并且減輕其身體所受傷害;此外,氣囊中的空氣可供人們呼吸2~3小時,延長人們的存活期,為挖掘、尋找爭取更多的時間,極大提高雪崩埋住后的存活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小鋒,未經楊小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931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GPS定位的防水透氣衣服
- 下一篇:一種電瓶或摩托車用保暖雨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