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微量貴金屬的鈣鈦礦類活性材料光熱分解H2O和/或CO2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93125.0 | 申請日: | 2013-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182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燦;蔣青青;蔣宗軒;李真;童金輝;陳真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1B3/04 | 分類號: | C01B3/04;C01B3/16;C01B31/18;B01J29/035;B01J23/89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馬馳 |
| 地址: | 11602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量 貴金屬 鈣鈦礦類 活性 材料 光熱 分解 sub co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熱能用于兩步熱化學循環法分解H2O和/或CO2反應生成H2和/或CO,更具體的涉及以含有貴金屬催化劑的鈣鈦礦類化合物作為活性材料,用于分解H2O和/或CO2,生成H2和/或CO的反應,貴金屬的加入,能夠明顯的提高反應速率。?
背景技術
由于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續性,以及其利用所產生的溫室效應、環境污染等問題,使得潔凈的、環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體系的研究迫在眉睫。我國當前是CO2排放第二大國,CO2排放量呈較快增長的態勢,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社會壓力。太陽能具有取之不竭、潔凈無污染、可再生等優點,利用太陽能將H2O及溫室氣體CO2轉化為便于儲存的化學燃料,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利用金屬氧化物作為活性材料的兩步熱化學循環分解H2O/CO2技術就是集太陽能儲備與化學燃料制備于一體,是當前新能源研究和開發領域的熱點之一。該反應的主要步驟為:(1)活性材料首先在高溫(高于1200℃)下的惰性氣氛中還原,放出氧氣。(2)含有大量氧空位的活性材料在較低溫度下(低于1200℃)與H2O/CO2反應,放出H2/CO。具體表達式如下:?
1/δMO2→1/δMO2-δ+1/2O2(g)??(1)?
H2O(g)/CO2(g)+1/δMO2-δ→1/δMO2+1/2H2(g)/CO(g)??(2)?
熱力學計算結果表明只有少數的金屬氧化物能夠完成這個循環。目前研究比較多的體系有鐵氧化物、ZnO、CeO2、V2O5、SnO2等。?
Nakamura等人(Solar?Energy,1977,19:467—475)最早提出了Fe3O4/FeO熱化學循環分解水制氫體系,在此基礎上Steinfeld等(Solar?Energy,1999,65(1):43—53)給出了太陽能熱化學反應器的設計原則,并且(Energy&Fuels2008,22,3544–3550)計算了Fe3O4/FeO以及ZnO/Zn分解CO2的可能性。針對鐵酸鹽分解溫度過高,分解過程中的相變易引起燒結等問題,復合的鐵氧化物MFe2O4(M=Mg,Cu,Mn,Ni,Co,Zn)以及負載的鐵氧化物(常見載體載體為ZrO2、YZS)相繼被開發。James?E.Miller等(Journal?of?Material?Science,2008,43:4714–4728)開發的Co0.67Fe2.33O4/YSZ樣品30個循環后仍能能保持8ml/g的產氫活性。美國專利(申請號20080089834)詳細介紹了YZS負載的鐵氧化物的制備方法及其分解水反應的具體條件。鐵酸鹽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反應速率過慢,單位質量的活性材料產氫量太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931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塊狀疏水二氧化硅氣凝膠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自動扶梯用梯級





